莫迪又糊涂了。
2025年剛開始,印度總理就放出了自己將要訪美的消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請援兵去了。
請援兵是為了對付誰?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美印兩國的交流,卻要屢屢提到一個第三國的名字,這算是我國的榮幸還是不幸呢?
只是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提醒莫迪一點——沒有一個大國會為了貿易和武器去求人,印度的大國夢,距離實現還很遙遠。
一、自大印度
印度在國際社會上的聲望一直很奇葩。
一方面,他們近幾年確實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果,經濟實力穩步上升,同時又成為了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著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龐大的市場,肉眼可見的潛力巨大。
可另一方面,印度本身的實力依然算得上是十分差勁。
受限于他們的雇傭兵制度,軍人的作戰實力奇差無比,許多軍費往往也都被高官中飽私囊了,能用于實處的,簡直少得可憐。
縱觀全局,印度只能說是有好有壞,可偏偏他們卻極度自信,不少東西就算做得十分差勁,往往也能夸出花來。
很多印度人甚至打從心眼里認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什么聯合國五常,統統都是自己的手下敗將。
愛做春秋大夢,這是近代印度的一貫特征,他們想做亞洲的老大更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上個世紀,印度不就多次謀劃著侵襲我國?
若非1962年的大敗,或許他們的態度還要囂張,可即使經歷了現實的冰冷打擊,他們依然我行我素,始終高看自己一眼。
這種割裂感體現在美印關系中就更加明顯了。
二、美印歷史
上世紀,因為一系列的歷史原因,美印之間的關系多有變化,并不能算多好。
只是隨著新世紀的到來,雙方的關系卻有了急速地升溫,特別是自從莫迪上任后,美印就更加親近了。
算算歷史,莫迪一共訪問了六次美國,第一次還是在他2014年剛剛上任之時,這位新人當時就放出豪言,將要改寫美印的歷史,而從結果來看,他也的確做到了。
雙方關系正式破冰,印度成了美國的重要伙伴,而在數個月后,莫迪再次訪美,將不少合作的細節徹底敲定。
說白了,美國看中了印度的市場和發展潛力,而印度則看中了美國的強大實力。
買買買,成了后續促進美印關系發展的重要舉措。
來自印度商務部門的數據顯示,美國在2021-22財年已經超越中國,成為了印度的最大貿易伙伴
2016年,印度高價購入了12臺“發現者雷達”,這在當時可是稀罕的好玩意,偵察能力極強,輕而易舉就能發現對方的炮兵陣營,從而實現精準打擊。
而作為配套的,印度還采購了145門M777型號榴彈炮,以此來充分武裝自己的陸軍,這在當時同樣是首屈一指的豪華武器。
當然,東西越好,價格自然就越貴,更別提是面對印度這樣的大肥羊了。
那時候的美國從軍火交易中獲利無數,連帶著看印度的眼神也親切了不少。
別管他們的國際聲望如何,這送上門來的財神爺沒有不把握的道理。
除去陸軍外,印度還花大代價重構了自己的空軍,百億巨資拿下F-16生產線——當時最先進的三代機,財大氣粗的印度直接生產了千余架飛機!
烏泱泱的一片,看上去無比震撼!
為啥印度對軍事如此上心?
原因或許還出在我國身上,2016年,我國的殲-20在珠海展覽上正式亮相,一舉震驚了全球的目光。
作為鄰居,甚至是關系不算好的鄰居,你說印度的心中緊不緊張?花了這么大的代價,自然就是想要防范我國了。
可印度的做法真的對嗎?
數來數去,我們沒看到任何一個自研的東西,從一系列的軍事裝備,到后續印度的半導體產業等等,一切都是用錢從美國手里買來的。
好用確實是好用,一幾年的美國依然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頭號強國,他們手里的東西哪怕是淘汰下來的,往往也領先全球不少國家。
可一個只能買買買的國度,真的算得上是大國嗎?
自從武裝完畢后,印度人在國際社會上就囂張了起來,似乎手里有槍,嗓門都大上了不少,不把其他國家,甚至包括美國放在眼里。
最夸張的時候,印度人多次申請加入五常,甚至只是交了一個提案,連表決都沒表決,他們已經在慶祝自己成為六常了。
在他們看來,提交議案,理事會通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我們印度就是如此強大。
可事實上呢?聯合國五常輪流反對印度的提案,可他們還是鍥而不舍地一再堅持著,甚至一點原因都沒從自己身上找。
印度人認為,不通過我的五常,這說明你們的眼睛都瞎了,我泱泱大國,實力強勁,憑啥連著名頭都混不到?
但聯合國的五常,有哪一個是靠申請得來的?都是靠自己的實力說話。
到了這里,我們也不得不感慨印度人的這種迷之自信,自己的東西全是撿的美國人的破爛,甚至連自己國內的一堆致命問題都沒解決,卻已經成天在幻想自己是世界頭號強國。
靠美國人吃飯,卻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印度的這種割裂感,在美印關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所以到了后來,雙方的關系又開始反復了。
三、訪美動機
自從特朗普上臺后,印度人就十分關心未來雙方關系的走向。
上一次,其實印度就在特朗普的手里吃了大虧,自己在美國的優惠國待遇沒了,不少出口的東西還被加了關稅。
大家可別以為過去只有中美在打貿易戰,事實上,美印之間的貿易戰也打得熱火朝天呢!
但印度的真實實力極度差勁,沒用多久就被美國給徹底打趴下來了,所以這一次特朗普上臺,莫迪或許是早早談判來了。
其中之一肯定是關稅,自從上臺后,特朗普已經給我國加了10%的稅,給墨西哥更是加了25%,算算時間,下一個加稅的對象就該是印度了。
莫迪的訪問,或許就是想要美國高抬貴手,放自己一馬。
其二,就和武器裝備有關。
既要請求美國放開武器的出口管制,又想要美國出口核心技術,特別是在戰機上,印度更是饞得很。
如今他們艦隊服役的機型還是老掉牙的米格系列,早早就落后世界不知道多少年了,F-21,或許就是他們心頭的白月光。
這算是美國給印度的定制款,融合了F-16和F-35的尖端技術,實力強勁。
為何印度對戰機如此上心?看看我們去年年底放出的六代機型號就明白了。
這一次的情景,和2016年一模一樣,而按照慣例,采購完武器后,印度的尾巴或許又要翹到天上去了。
接下來的數年,或許全球又不得不捏著鼻子與這個自大的印度交流,到時候的美國恐怕又要被氣到七竅生煙。
面對死性不改的印度,實際上也沒什么好說的,倒不如說,印度的例子反而是給我們一個警示——沒有大國的貿易和裝備是依賴別人的。
類似印度的做法,永遠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印度從俄羅斯購買雷達
參考資料:
1.印總理莫迪訪美,關稅是核心問題——環球時報2025-02-14 08:05北京
2.特朗普將如何對待“關稅之王”?印度總理莫迪本周訪美備受矚目——財聯社2025-02-13 12:4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