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軍將18歲懷孕7個月的李秀英拖進了地下室,開始粗魯地解她的衣扣。李秀英決定殊死一搏,她奪過日軍腰間的刺刀和3名日軍拼命,最終被生生刺了37刀......
1937年12月,南京城淪陷于日軍鐵蹄之下。
當時年僅18歲的李秀英,與丈夫成婚不足一年,懷有七個月的身孕。
為了躲避日寇的暴行,她跟著家人和鄰居,躲進了一所美國教會學校的地下室。
12月19日清晨,飯后不久,三名日軍士兵持槍闖入了他們藏身的房間。
口中喊著,要帶走所有的年輕女子。
日本兵對他們拳打腳踢,還用刺刀威脅他們,最后搶走了一些年輕的女孩。
李秀英當時躲在婆婆身后,緊貼著墻壁。
當日軍伸手來抓她時,她就猛地一頭撞向墻壁,昏倒在地。
那日本兵見她額頭都撞出了血,想來是活不成了,這才放過她離開了。
日軍走后,李秀英的家人和一起避難的同胞們不停地喊她,她才慢慢蘇醒過來。
幾天之后的一個中午,三名日本兵再次闖入了避難所。
他們野蠻地將所有男性趕走,隨后將兩位婦女強行帶入了另一間房,企圖侵犯她們。
此時,一名日本兵走向了李秀英,將她拖進地下室,開始粗魯地解她的衣扣。
在這危急時刻,李秀英敏銳地注意到,這名日本兵腰間掛著一把鋒利的刺刀。
她當機立斷,決定拼死一搏。
李秀英的父親沒上過學,但他精通武術,拳法精湛,力大無窮。
在父親的熏陶下,李秀英也學了一些拳腳功夫,會一些防身的招數。
就在日本兵對她動手動腳的時候,她看準時機,猛地一把抽出了對方腰間的那把刺刀,與日本兵展開了激烈的搏斗。
這名日本兵見李秀英是個年輕女子,還懷有身孕,根本沒有料到她會有如此舉動。
他大驚失色,立刻與李秀英爭奪起刀柄來。
李秀英雖然只是一個弱女子,但她毫不畏懼,拼盡全力與日本兵周旋。
漸漸失了力氣,李秀英就一口咬住了日本兵的胳膊,無論如何都不肯松口。
隔壁房間的兩名日本兵,聽到同伴的慘叫聲后,立刻沖了過來幫忙。
面對三名日本兵的圍攻,李秀英孤身一人,形勢十分危急。
但她并沒有放棄抵抗,仍然緊緊抓住刀柄不放,與被她咬住的日本兵在地上翻滾搏斗。
而另外兩名日本兵則揮舞著手中的刺刀,瘋狂地向李秀英身上刺去。
她的腿上被刺中了數十刀,鮮血瞬間染紅了她的衣衫。
最終,一名日本兵瞅準機會,用刺刀狠狠地刺向了李秀英的腹部。
她只覺得一陣劇痛襲來,隨后便失去了知覺。
日軍撤離后,李秀英的父親發現了女兒,她身上被刺了整整37刀,似乎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
他叫來鄰里幫忙,在五臺山附近掘土為坑,拆下門板制成簡易擔架,打算將她安葬。
然而就在準備出門的時候,他們驚喜地發現李秀英還活著,只是氣息微弱。
被送到醫院后,一位名叫威爾遜的美國醫生對她進行了緊急救治。
李秀英失去了腹中的孩子,但幸運地保住了一條命。
恰巧,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當時也在醫院,他拍下來治療現場的照片。
威爾遜醫生在自己的日記中,也詳細記錄了這次救援。
還有拉貝、麥卡倫等當時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在他們的日記與書信中,也對李秀英的遭遇有所記錄。
1947年,李秀英勇敢地站上了南京軍事法庭。
她作為證人,參與了南京大屠殺主犯谷壽夫一案的審判。
此后,她還遠赴日本,參加和平集會,控訴侵華日軍的殘暴行徑。
她反復強調:“我們不用記住仇恨,但不能遺忘歷史!”
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經歷了那場浩劫后,李秀英后來育有多名子女,生活平靜安穩。
李秀英逝世后,被安葬在南京雨花臺功德園,那里為她專門塑了一尊雕像,以示紀念。
(圖:李秀英被治療的現場照片)
參考資料
經姍姍《南京大屠殺期間中國婦女的不屈抗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