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就《關于支持松江加快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下稱《政策措施》)公開征求意見。
這一舉措旨在加快松江成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的策源地,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和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深入實施。
重塑區域創新版圖
松江區作為G60科創走廊的策源地,近年來通過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加快了科創企業的集聚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
例如,松江區吸引了大量研究機構、科創平臺和科創產業的集聚,形成了以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同時,松江區還通過“1+7+1”產業聯盟體系,推動區域內的協同創新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政策措施》圍繞多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支持措施。在完善應用性基礎研究多元投入機制方面,將建立市區兩級財政資金和企業共同投入機制,支持科技型企業組織長三角各類產學研力量,開展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根據項目投入分階段給予經費支持,最高可達3000萬元。
在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方面,松江將聯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定期發布攻關項目榜單,支持全球機構“揭榜掛帥”,加快攻克關鍵共性技術。根據項目投入,分階段給予揭榜主體經費支持,最高可達2000萬元。
“松江具備成為科創走廊策源地的潛力。”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上海社科院研究員何建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策源地的建立能夠進一步發揮松江的能級效應,有助于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
“世界級產業集群的關鍵在于構建國際一流的創新生態,其中核心在于確保生態圈內的企業、科創、人才等要素能夠健康成長。”何建華進一步分析稱,松江大學城為區域提供了豐富的科研人才儲備力量,這是松江在人才基礎方面的顯著優勢。
“松江擁有科技創新領先企業,這些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發揮著引領作用,為松江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何建華說,松江還具備營商環境優勢,為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此外,《政策措施》還提出建設開放協同的高能級科創平臺,支持創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并協同長三角區域內國家實驗室構建國家實驗室體系。同時,將圍繞重點發展產業配置創新資源,加快培育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
在推動現代化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的主要載體,并給予相應的經費支持。松江將聚焦重點發展產業,推動創新產業發展,構筑區域聯系緊密、產業配套完善的產業組織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措施》特別強調了加速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智能終端)和航空航天產業(衛星互聯網)的發展。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松江將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和技術標準布局,引育重點項目,并根據項目投入分階段給予經費支持。
《政策措施》還提出,梯度培育科技領軍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小升規、規轉強、強轉股、股上市”,聚焦產品創新、市場開拓、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持高成長型科技企業發展壯大,對首次達標的“獨角獸”和“瞪羚”企業,分別給予400萬元、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加快培育世界級科技領軍企業。
加強科技金融支撐,也同樣被提及。
《政策措施》指出,加大科技型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完善風險共擔和貼息貼費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研發試驗、成果轉化等環節的支持,創新信貸、保險、金融租賃等產品,為企業創新投入提供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發揮市區兩級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支持社會資本聯動設立符合重點發展產業導向的各類創新創業投資基金。
加強長三角G60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與市未來產業基金聯動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投資力度。支持“鏈主”企業開展企業風險投資(cvc)和并購重組,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股權投資,加快核心技術研發突破和產業轉化。
此外,《政策措施》提出,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積極破除制約技術、成果、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引導創新要素有序流動。共享高端智力資源。組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專家咨詢委員會,發揮國際一流專家的戰略咨詢和決策支撐作用,建立分類決策咨詢制度,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資源高標準規劃布局。
何建華指出,本次政策更加強調共享的概念。通過“1+8”即“松江+8城市”的共同努力,旨在形成對標美國加州101公路科創走廊的國際一流創新生態體系。“這一政策不僅具有實惠性,給予企業和科創團隊豐厚的補貼,還著重突出了松江作為科創走廊'創新策源地'的概念。”
在何建華看來,政策中提及的“共筑”“共建”“共育”“共享”四個環節層層遞進,從科技創新到產業發展,再到科創生態的構建,形成了一個環環相扣、邏輯緊密的系統,“這將推動科創走廊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而使科創走廊真正成為長三角科創的動力源、帶動軸以及增長極”。
在業界看,此次標志著松江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建設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隨著政策措施的深入實施,松江有望在長三角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成為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吸引更多硬科技
松江區作為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始終堅持招商引資優化、招商環境提速和企業服務升級協同推進。
開局即沖刺。2月13日,“曲率引擎”加速器硬科技園項目在松江啟動。據悉,“曲率引擎”加速器硬科技園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重大項目,緊鄰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核心區,被列為202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重點推進任務。
“松江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的顯著區位優勢和一流科創生態,為我們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作為儲能這一賽道的“獨角獸”企業,上海美克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魏瓊表示。
魏瓊說,美克生能源是一家在上海成立,并深深扎根于松江的企業,通過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這一平臺,成功搭建起了一個產業生態平臺,“該平臺賦能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和客戶,將智慧能源科技廣泛應用于多個產業和場景中”。
松江還依托G60科創走廊,瞄準國際先進的科創能力和產業體系,發揮新型舉國攻關體制的制度優勢。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方面,松江積極探索,致力于打造更多“從0到10”的科技創新“核爆點”,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標。
2024年,松江區深化“1+7+20+X”招商服務體系,推動招商方式創新與企業服務升級,全年規上工業產值達到3726.3億元,商業、科技創新等領域穩步增長,重點產業項目落地超過100個,其中主導產業和細分賽道項目占比超過80%。
2月5日,松江區以“新春第一會”擂響高質量發展戰鼓,發布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并同步推出重點產業圖譜。
方案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三大方向,推出135項務實舉措,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和專業化服務,深化重點企業“服務包”機制,著力提升招商服務一體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松江區將全面升級“云監碼”品牌,創新應用場景,嚴格落實行政檢查備案制度,堅決杜絕隨意、違法、重復檢查,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根據規劃,到2035年,松江區將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科技創新體系中的地位,成為獨立的長三角綜合性國家節點城市。
記者 潘潔
編輯 潘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