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被韓國人“拉黑”的上海,不知不覺涌入了800多萬韓國人。
想當初中國對韓免簽時,韓國人還在網上信誓旦旦地表示:
“我們絕對不會來中國。”
沒想到一眨眼的功夫,上海街頭就多出了幾百萬韓國人,四處皆是“思密達”。
從“餓死也不會吃中國一口飯”到“哎呦真香”,韓國人為啥扎堆涌入上海?
去年11月底,中國對韓開放免簽政策。
免簽政策開放之初,韓國人并不買賬,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中國的陰謀。
因為國土面積狹小,有些韓國人對中國的地大物博更是一無所知。
在一檔韓國綜藝中,演員秋瓷炫從北京飛往四川的航班因天氣原因取消,嘉賓居然建議她開車前往四川。
此話一出,很多中國網友都被逗笑了:
“你以為中國是韓國嗎?開車幾個小時就能去四川?”
雖然對中國無感,但中國那么大,韓國人難道不想來看看?
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免簽實施后的短時間內,涌入上海的韓國游客數量約達840萬。
長著和中國人同樣的面孔,你知道該如何辨認韓國人嗎?
想要精準鎖定韓國人,其實很簡單。
韓男是最好認的,他們的頭發光滑服帖,宛如剛出生嬰兒的胎發緊貼在頭皮上,因此被稱為“順產發型”。
韓男穿搭風格簡約,通常會穿牛仔褲搭配簡約上衣,或者毛呢大衣,配合他們獨有的順產發型,基本可以在人群中可以一眼韓男。
韓女注重妝容和穿搭,水光肌、嘟嘟唇,穿著韓系簡約風服飾,即使冬天也會露腿展現時尚感。
雖然部分人喜歡坐井觀天,但這并不妨礙那些想看看更大的世界的韓國人來中國旅游。
如果說歷史淵源是韓國人來滬旅游的基礎,那么上海在地理位置、文化產業、自然風光等方面的硬實力,則更讓韓國人欲罷不能。
韓國與中國地理位置接近,仁川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行時長不到兩小時,且一周內有數十趟航班可供選擇。
周五下班后坐飛機直奔上海,周末再返回韓國上班,一來一回不僅節約了時間成本,也享受了異國風情帶來的快樂。
中韓兩國同屬漢文化圈,傳統節日、儒家思想等文化根基相似,韓國游客在上海不會產生強烈的文化隔閡,具有親近感。
韓流文化在中國廣泛傳播的同時,中國的流行文化、影視、動漫等也在韓國吸引了不少粉絲。
上海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的前沿陣地,豐富的漫展、藝術展覽、潮流活動等,為韓國游客提供了體驗新鮮文化潮流的機會。
上海有外灘、東方明珠、南京路、上海博物館、豫園等旅游景點,既有現代大都市的浪漫奢華,同時也兼具濃厚的歷史底蘊,能滿足韓國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
此外,上海周邊的水鄉古鎮,如周莊、烏鎮等,距離上海較近,方便韓國游客進行短途游覽。
其江南水鄉風情與韓國的自然風光截然不同,可以為韓國游客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文化體驗。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在時尚領域從來沒輸過,哪怕是以美妝、時尚聞名的韓國,在上海面前也只能打個平手。
高端奢華的南京路步行街,匯聚了全球頂尖時尚品牌,充滿創意的田子坊、安福路等街區,則匯聚了各類小眾設計師品牌,潮流店鋪琳瑯滿目。
在美妝領域,上海也有齊全的國際美妝品牌專柜和眾多本土新興美妝品牌,完全可以滿足韓國人的美妝需求。
在萬物齊備的上海,韓國游客購物熱情較高,從高端奢侈品到特色紀念品都會購買。
在南京路步行街、淮海中路等商業街的高端品牌店購物,韓國游客人均消費在數千元甚至上萬元;
在普通商場或特色小店購物,人均消費500-1000元左右,購買旅游紀念品和伴手禮,是韓國人來上海必須要做的事情。
同時,韓國人在上海的吃住選擇上,也讓廣大網友嘆為觀止。
20塊錢一根的草莓糖葫蘆、74塊錢兩個的冰淇淋球、上千塊的豪華酒店,韓國人花錢花得心甘情愿,絲毫不覺得自己被坑了。
海底撈、燒烤、青島啤酒、大白兔奶糖,哪個單拎出來不比泡菜+烤肉好吃?既然來了中國,干脆想吃多少吃多少!
更有甚者,12個韓國人一頓飯花了56萬人民幣。
花了錢之后,他們還感嘆上海的物價真便宜。
“上海”“56萬”“吃飯”“便宜”,這幾個小眾詞匯聯系到一起,就算是上海土著也要心疼地摸一摸錢包。
在中國互聯網上,大家都抱怨上海物價高得離譜,稱“上海有自己的滬幣”,怎么到了韓國人這里,上海就成了“平價城市”?
韓國本身就是一個消費較高的國家,一杯普通咖啡的價格在3000 - 5000韓元左右,而在上海一杯咖啡價格大約在20—40元左右。
這個價格在中國人看來是很高的,畢竟蜜雪冰城一杯冰美式只要5塊錢,但是對于習慣了高消費的韓國人來說,20-40元一杯的咖啡根本不算貴。
通過對韓國人在滬就餐選擇的習慣來看,他們非常喜歡去有水果的餐廳,尤其對西瓜愛不釋手。
事實上,不僅是在上海,中國其他城市水果的價格,早就給了韓國人一個小小的震撼。
此前,一位韓國博主在廣西南寧用一萬韓元買水果的經歷,就引發了廣泛關注。
該博主在南寧最大的水果批發市場,把哈密瓜攤主說的“三塊五一斤”誤聽成“三十五”。
即便如此,他仍覺得7000韓元一斤的哈密瓜非常劃算,品嘗后贊不絕口。
看到蘋果攤位標價“小果25,大果30”,她起初以為是一斤的價格,得知是25元一袋后,她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大袋。
19.8一斤的榴蓮,更是讓他難以置信,因為在韓國,一斤榴蓮要一萬五千韓元,是中國的足足三倍多。
回到酒店后,博主把自己買水果的視頻發到了網上,這一視頻讓無數韓國網友見識到了中國物價的“瘋狂”,但中國人卻表示這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
韓國由于耕地面積少,生產農產品成本高,一個西瓜有時候售價就要1 - 2萬韓元,而且他們售賣的西瓜口感也不算太好,看起來就很沒有食欲。
而中國農產品供應充足,水果的價格相對較低,韓國人最喜歡的價格昂貴的西瓜,在中國只需十幾塊錢就能抱回家,不僅便宜,口感更是甘甜爽脆。
中國餐館里的西瓜,不會像韓國那樣按片來賣,是切成大塊且無限量供應的。
在中國餐館能享受到免費無限量的西瓜,這對韓國人來說是一種非常實惠且愉快的體驗。
拋開歷史、文化、自然風光不談,單單是無限量供應的西瓜,就能讓韓國人到了中國就不想回去。
畢竟,大家出來旅游,玩到最后都是為了一口吃的。
為了這口吃的,韓國人也早已摸索出了一套“上海吃喝玩樂睡一條龍”旅游路線。
周五下班后飛抵上海,入住南京路附近酒店;
周六上午先去外灘,欣賞萬國建筑博覽群和黃浦江對岸的陸家嘴金融區;
中午在南京路步行街品嘗美食、購物;
下午前往豫園,游覽江南古典園林,品嘗特色小吃;
晚上到新天地,感受上海的時尚夜生活,參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周日上午前往武康路,欣賞歐式風格建筑,在武康大樓前拍照打卡;
下午可以去上海迪士尼樂園游玩,晚上打道回府。
有些人前兩天旅游路線和經典路線相同,第三天則會前往朱家角古鎮,體驗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品嘗當地扎肉、粽子、熏青豆等特色美食。
為了讓韓國游客體驗到中國人的熱情,上海的很多酒店都配備了韓語服務人員。
上海的景區、商場等場所也增加了韓語標識,在線旅游平臺提供韓語界面與客服,還設有專門的韓語導游服務。
中國希望每一個韓國人,都能在中國吃好、住好、玩好,在一次次的旅行中淡化對中國的刻板印象,感受這個國家的美好和待客之道。
一個與生俱來受到的教育,很可能讓他去憎恨一個從未去過的國家。
解決這種憎惡的最好方式,就是去親眼看看你所討厭的國家,是否真的像你想象中的那般不堪。
正如馬克?吐溫所說:“旅行是偏見、偏執與狹隘的終極解藥。”
參考資料:
1、Vista看天下:《全網圍觀韓女在上海旅游猛花錢,“被網暴的物價終于有了懂它的人”》
2、時代周報:《韓國人,不止擠爆上海》
*文章內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TWYMG
編輯:一乙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