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連續的富裕帶,就是至少有多個發達的相鄰城市形成的區域。
四川是中國第五大經濟體,但其省內勉強算得上富裕城市則只有成都一個(之所以叫勉強,是因為成都的人均收入與東部沿海發達城市還是有一些差距),成都周邊城市并沒有稱得上是發達城市;湖北武漢也是如此,武漢是兩萬億GDP的經濟體量,然而省內其他城市GDP均未超過6200億元;湖南的長株潭城市群較為出名,但實際情況是,除了長沙,另外兩個城市GDP均未超過4000億元。
因此,一個省份中,若只有一座城市的繁榮并不能稱之為連續的富裕帶。而連續的富裕帶也不僅僅只是GDP總量,更多地體現在人均GDP和民眾實際的生活水平。
那么,中國大陸有哪些地區是連續的富裕帶呢?
1、蘇南。蘇南是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蘇南共有五個城市,分別為南京、蘇州、常州、鎮江和無錫,這五大城市中有4個是萬億GDP城市,人均GDP和民眾生活水平也大幅領先全國,蘇南已經達到初等發達的水準;相比之下,蘇北和蘇中就不如蘇南那樣發達和繁榮;
2、浙江沿海。浙江的民富水平是中國各省中最高的。內陸城市金華、麗水和衢州相較于浙江其他城市會有一定的差距,沿海/沿河城市杭州、嘉興、寧波、舟山、臺州、溫州都是相當富裕的城市,浙江沿海多個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大幅領先全國平均水平,諸如溫州這樣的人均GDP雖然不高,但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國前五,是真正的藏富于民的城市;
3、閩中南。閩中南城市有福州、莆田、泉州、廈門和漳州。福州和泉州都是萬億GDP城市,廈門是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城市,漳州也是GDP達到6000億元以上的中等城市,莆田也是一座“藏富于民”的城市, 閩中南民營經濟高度發達,民眾生活富足,是中國大陸主要的勞務輸入區域之一;
4、大灣區。大灣區經濟總量已經超越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與東京灣區并列,成功擠入全球灣區的第一梯隊,這里的城市具備國家/全球影響力,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廣州和深圳稱得上是亞洲一線城市,佛山、東莞則是中國大城市水準,澳門、珠海等也都是區域富裕城市,大灣區城市密度很高,彼此間的界限已變得相當模糊,區域化水平頗高,民眾生活指數也在中國大陸排名前列。
因此,蘇南、浙江沿海、閩南和大灣區稱得上是中國大陸連續的富裕帶。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點評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