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的行蹤成了熱搜常客——先是在杭州阿里總部和閑魚、夸克的員工熱聊,隨后又低調現身長沙盒馬門店,戴著鴨舌帽與店員合影。這位退休多年的互聯網大佬,為何突然頻繁“刷臉”?是心血來潮,還是暗藏深意?
動作一:給業務線“打氣”,傳遞戰略信號
- 力挺“阿里四小龍”
2月11日,馬云身著阿里標志性黑色夾克,在杭州西溪園區“掃樓”,首站直奔閑魚辦公區,隨后又到夸克業務線。現場員工透露,他不僅與員工合影,還送上新年祝福,全程笑容滿面。這兩大業務同屬阿里“四小龍”(高潛力創新業務),尤其是夸克,作為智能搜索與AI應用的先鋒,近期因通義千問大模型升級備受關注。馬云的現身,被解讀為對AI戰略的“無聲支持”——畢竟,他曾在螞蟻集團20周年活動上直言:“AI會改變一切,但技術之外,未來勝負取決于今天做了什么與眾不同的事。”
- 盒馬門店的“意外打卡”
三天后,馬云出現在長沙盒馬門店。照片中的他一身休閑裝扮,低調視察生鮮檔口,甚至被調侃“像極了普通大爺”。然而,盒馬對阿里意義特殊——它是馬云“新零售”戰略的標桿項目,曾被稱為“一號工程”。盡管近年盒馬陷入出售傳聞,但馬云此行被部分業內人士視為“站臺”信號:“若真要賣掉,老馬何必來?”結合阿里近期收縮實體零售(如出售銀泰、大潤發),盒馬能否保住“親兒子”地位,或許與這次露面有關聯。
動作二:給市場“喂定心丸”,阿里需要“馬云效應”
- 股價波動期的“強心劑”
馬云兩次露面的時間點頗為微妙。2月13日,阿里剛官宣與蘋果達成AI合作,股價應聲大漲,港股一度飆升9%。而馬云在春節后首個工作日“巡樓”,恰逢資本市場對阿里戰略調整的觀望期。他的出現,某種程度上成了“信心催化劑”——創始人親自下場,既安撫內部員工,也向外界釋放“阿里仍在正確軌道”的信號。 - 新舊交替中的“平衡術”
退休后的馬云極少參與具體業務,但近年來多次在關鍵時刻發聲。例如2024年4月,他曾在內網發文力挺蔡崇信、吳泳銘的新管理層,稱阿里“重回健康軌道”8。此次現身,他身邊陪同的正是CEO吳泳銘和元老邵曉鋒,似乎有意強化對新團隊的認可。有阿里員工調侃:“馬老師就像‘定海神針’,他一笑,大家心里就踏實了。”
動作三:新零售的“鯰魚”與“焦慮”
馬云對盒馬的到訪,也暗含行業競爭壓力。盒馬曾以“店倉一體”“餐飲+零售”模式顛覆傳統商超,但如今面臨永輝、步步高等對手的“胖改”(門店升級)圍剿6。此時馬云現身一線,或許是在提醒團隊:新零售的戰場遠未結束,盒馬需要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退休大佬的“存在感”:情懷還是生意?
馬云的頻繁露面,很難用單一動機解釋。對阿里而言,他的影響力仍是獨特的“IP”——既能凝聚內部士氣,也能為戰略轉型背書。而對他個人,這或許更像一種“情懷驅動”:從閑魚到盒馬,這些承載過他理想的項目,始終是“親兒子”。
不過,網友的評論更接地氣:“老馬是不是在家待不住了?”“畢竟打高爾夫也不能打一輩子啊!”無論原因如何,馬云的一舉一動,依然是觀察阿里未來走向的“風向標”。
(注:文中信息綜合自公開報道,僅代表作者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