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橫空出世,著實熱鬧了一番,到現在似乎還是熱度不減。互聯網上,許多人對deepseek或捧或貶,互相爭論。與此同時,還有不少人展示了向deepseek求問的結果,很有意思。
其中,deepseek對張維為觀點的評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個短視頻里,作者向deepseek發出提問:
“張維為的觀點可信嗎?”
deepseek在一番“引經據典”之后,給出了如下結論:
張維為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尤其是對于支持中國道路的受眾而言,然而他的觀點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選擇性論述和立場偏向,因此評估張維為的觀點時,建議結合多方的信息,保持獨立思考,避免單一視角。
初看這個結論,我感覺這是一個不偏不倚的、客觀的論述,既指出“有一定說服力”,又指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反兼顧,考慮全面。只是我覺得略有些道德綁架,仿佛支持中國道路就都支持張維為觀點似的,其實不然。
此外,我同時還認為,這樣的回答,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是很正常、很客觀的,很符合大數據的邏輯,因為大數據中,也就是互聯網上,對張維為的評價本來就存在著一正一反的事實。
但是細品這個結論,我卻發現其中暗藏玄機,并非表面看起來那樣中庸,本質上應該是先揚后抑式的否定。
這種回答,就像我們平時評價一個人,先說一下優點,接著來個“但是”作轉折,而“但是”后面的才是表達的重點。
所以,deepseek對張維為的評價,我認為,其實本質上是一種委婉的批評。
deepseek先說,“張維為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尤其是對于支持中國道路的受眾而言”,之后又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選擇性論述和立場偏向”,這就可以說明兩點:
第一,張維為的觀點有失全面,有失客觀,有失公允,這是事實;
第二,許多人因為支持中國道路而情緒化,未能發現張維為觀點的有失全面、有失客觀、有失公允。
如果換一種直白的說法,deepseek的意思,其實就是說:
張維為的觀點,有時候存在迷惑性和忽悠性,會對他人造成誤導。
所以deepseek給出建議,“要綜合多方的信息,保持獨立思考,避免單一視角”。而這其實就是說:
對張維為不要偏聽偏信、盲信盲從,而要自己動腦筋思考,去進行考證核實。
總之一句話,deepseek認為:
不可輕信張維為。
那么,這樣的評價,說明了什么呢?
我并不懷疑張維為的一片愛國之心,我曾多次說過,支持張維為講好中國故事。但我同時也強調,要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去講好中國故事,否則會適得其反。
眾所周知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就是如果評論不客觀、不全面甚至不真實,或者十句真一句假,就會失去可信度與公信力。一旦信譽崩塌,后果可想而知。
deepseek對于張維為觀點的評價,其實正反映出這個道理。希望張維為能引以為戒,用無可爭議、令人信服的事實和數據與嚴密的邏輯,去講好中國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