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應用臨床后,你會選擇這一療法嗎?
撰文:鳶鳶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2019年全球CVD患病人數(shù)已達5.23億,因CVD死亡的人數(shù)達1860萬[1]。高血脂便是導致CVD的危險因素之一,尤其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升高。
傳統(tǒng)降脂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他汀類藥物和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劑等]已顯示出一定效果。然而,面對長期管理血脂的需求,讓人不禁遐想:有沒有一種療法,可以一次性解決疾病,實現(xiàn)永久降脂?
近日,發(fā)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介紹了一種全新降血脂策略,為我們提供了方向——通過表觀遺傳編輯技術靶向調(diào)控PCSK9基因表達,僅需一針即可沉默PCSK9基因,使LDL-C降低70%,效果或將持續(xù)終生(圖1)。
圖1 文獻截圖[2]
降脂的“黃金靶點”——PCSK9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作為CVD的一種主要類型,其主要驅動因素之一就是LDL-C的升高。這種“壞膽固醇”在血管中逐漸累積,導致動脈斑塊的形成,進而增加了心肌梗死、卒中等嚴重疾病的風險。
另外,在膽固醇代謝過程中,PCSK9基因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該基因編碼的PCSK9蛋白能促進肝細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的降解,進而減少血液中LDL-C的清除效率。因此,抑制PCSK9的功能可以顯著提高LDL-C的清除率,降低其濃度,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針對PCSK9這一靶點,現(xiàn)已研發(fā)出了PCSK9抑制劑,通過注射方式有效阻斷PCSK9作用,顯著降低了LDL-C水平。然而,盡管效果顯著,這些藥物需要長期、定期注射,依從性問題依然突出。
突破在哪?不剪基因,卻能作用于致病靶點
在探索一次性降脂治療的路程中,基因編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VERVE-101作為一種開創(chuàng)性的體內(nèi)堿基編輯療法,率先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該藥可以通過精準修改特定基因序列來實現(xiàn)對PCSK9基因的有效抑制,從而大幅度降低血液中的LDL-C水平,甚至可能實現(xiàn)一次給藥、終生降脂。
但這種傳統(tǒng)的基因編輯是通過切割DNA修改遺傳密碼,存在脫靶效應,即意外修改非目標基因進而增加癌癥的風險。本項研究則另辟蹊徑,采用“表觀遺傳編輯器”,不改變DNA序列,僅通過甲基化這一化學修飾手段“關閉”特定基因表達。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設計了一套精準遞送系統(tǒng):將表觀遺傳編輯器(由DNA甲基轉移酶DNMT3A和KRAB轉錄阻遏結構域等組成)通過脂質(zhì)納米顆粒精準遞送至肝臟;在PCSK9基因啟動子區(qū)添加甲基化標記,從而實現(xiàn)對PCSK9基因的沉默,降低PCSK9蛋白的表達。
“降脂療法2.0時代”,直擊臨床痛點
為了評估該技術在降低PCSK9蛋白水平及LDL-C方面的療效,研究團隊使用了攜帶人PCSK9基因的小鼠作為實驗模型。
在轉基因小鼠模型中,單次注射后結果顯示(圖2):PCSK9蛋白減少90%,表觀遺傳編輯成功實現(xiàn)基因沉默效果;LDL-C下降70%,降幅與現(xiàn)有藥物作用相當;沉默效果持續(xù)超1年,并且在部分肝切除術誘導的肝臟再生后完全維持。
圖2 PCSK9基因沉默在體內(nèi)的持久性及其對肝臟DNA甲基化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研究還探討了表觀遺傳編輯技術的可逆性。科學家們通過另一種表觀遺傳激活工具,清除了PCSK9基因啟動子上的甲基化,重新激活了基因表達。
對比現(xiàn)有療法,這種通過DNA甲基化調(diào)控PCSK9表達的新方法具有許多獨特優(yōu)勢:不用頻繁注射,DNA甲基化可穩(wěn)定遺傳,遠超現(xiàn)有藥物數(shù)周的有效期;不切割DNA,無基因突變風險,且PCSK9僅在肝臟表達,精準編輯避免全身副作用;甲基化標記理論上可用去甲基化酶擦除,可控性強;傳統(tǒng)藥物無效或不耐受、因遺傳缺陷導致高血脂的患者都是其潛在的適用人群;對于國家還可以減輕醫(yī)療支出和醫(yī)保負擔。
盡管前景光明,但目前需跨越的關卡仍有許多,比如如何確保甲基化不被機體自然清除?長期沉默PCSK9基因會否影響其他生理功能?人體肝臟編輯效率能否達到實驗動物水平?另外,基因編輯技術無論對患者還是社會都可能引發(fā)倫理爭議,需要制定完善的監(jiān)管政策。
結語:我們正站在醫(yī)學革命的臨界點
從降膽固醇到治愈疾病,基因編輯技術不只限于心血管領域,DNA甲基化編輯可靶向數(shù)萬種遺傳異常疾病,如癌癥、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等。未來甚至可以開發(fā)“通用型編輯器”:輸入不同靶點坐標,即可治療不同疾病,真正實現(xiàn)“一針治百病”,從這里似乎可以預見表觀遺傳治療時代的降臨。當基因編輯從“剪切基因”升級為“調(diào)控基因”,我們或許將告別終身服藥的時代。
歡迎評論區(qū)留言探討~
參考文獻:
[1]RothGA, MensahGA, JohnsonCO,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risk factors, 1990-2019: update from the GBD 2019 Study[J].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6(25):2982-3021.
[2]Tremblay, F., Xiong, Q., Shah, S.S. et al. A potent epigenetic editor targeting human PCSK9 for durable reduc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Nat Med (2025).
責任編輯:銀子
*"醫(yī)學界"力求所發(fā)表內(nèi)容專業(yè)、可靠,但不對內(nèi)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jù)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