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喜氣洋洋。福州名邑坂東鎮,素有“小小閩清縣、大大六都洋”的美譽,這里也是著名的僑鄉重鎮,每年正月十七閩清“十八坂”民俗文化活動在此舉行?!笆僳唷?始于清朝嘉慶年間,迄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發展至今,逐漸形成聞名全省的集貿易往來、旅游、鬧春、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傳統民俗活動,被列入福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2月14日上午,“十八坂”活動在氣勢恢宏的宏琳厝前廣場拉開序幕,閩清縣法院為廣大群眾帶來了一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普法盛宴,以實際行動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非遺瑰寶,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力量。
法律問診臺:現場答疑,貼心服務
將“問診臺”設進?俗文化活動中,對鄉鎮村居常見的法律問題分門別類開設咨詢問診,以現場講解的方式對群眾提出的個性問題進行釋法明理,為群眾解決法律方面的“疑難雜癥”。 問診臺前,不斷有村民詢問“我想離婚,但是在外地領的證,能在本地告嗎?”、“借錢給別人,但他是外地人,能在你們法院起訴嗎?”、“他種的樹超過我家的圍墻,這種我能不能起訴?”“老板欠工資跑路了,我要怎么辦”......在場的法官通過舉例子、釋法條等方式一一解答,自己的疑惑得到答復,群眾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F場答疑,讓法律問題迎刃而解,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實實在在的幫助與守護。
法律宣傳臺:巡回普法,傳承非遺
閩清法院干警向群眾發放婚嫁新風、非遺文化、古厝保護、防范電信詐騙、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生態環境保護等宣傳手冊200余份?!佰咨涎不胤ㄍァ睂Σ杩诜鄹芍谱骷妓嚨确沁z項目的生產銷售提供法律意見,助力非遺產業健康發展。同時,向參與“十八坂”的商家宣傳市場監管法律,杜絕借非遺之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維護非遺品牌形象?!柏葍妊不胤ㄍァ敝乇Wo僑鄉古厝這一獨特的非遺物質載體,宣傳古文物建筑保護以及宗族內涉地涉人糾紛解決方式,讓坂東的歷史底蘊更加深厚。“綠水巡回法庭”向村民普及破壞生態環境對非遺文化傳承的負面影響,以《環境保護法》為切入點結合村居常見污染問題宣傳環境保護,鼓勵大家共同守護僑鄉的綠水青山,全方位守護僑鄉的和諧與安寧。
法律問答臺:互動問答,寓教于樂
“發現有人非法復制咱們僑鄉坂東的傳統手工藝品拿去售賣,該怎么維權?”“如果有人破壞古厝周邊環境,影響古厝風貌,該如何處理?”閩清法院坂東法庭干警結合當地集商貿、文旅、僑鄉為一體的特色情況,提出一系列貼近生活的法律問題。村民們積極參與,現場氣氛熱烈。抽獎環節更是讓大家熱情高漲,法院干警向中獎群眾贈送“梅小廌”玩偶。一位趕圩居民笑著說:“這樣的普法活動真有意義,學到法律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拿到獎品,希望以后多辦幾次!”
法治心愿墻:書寫期盼,僑心相連
法治心愿,心之所向,法治社會,夢之所往。活動現場,趕圩居民紛紛寫下自己的法治心愿,通過貼紙形式在“法治心愿墻”上表達對法治社會的美好愿望?!霸?025沒有老賴”、“薪想事成!安薪過年!”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凝聚著群眾最樸素的感情。每一個心愿都是一份信任,每一句期盼都是一份重托,這不僅僅是一面墻,更是司法與民意溝通的連心橋。記錄這些心愿,將其作為今后工作的重要參考,不斷完善司法服務,為僑鄉非遺保護提供更堅實的法治保障。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正如“十八坂”承載著商貿繁榮的歷史記憶,這場普法宣傳活動,給廣大群眾送上一份“法治年貨”,將法治理念深度融入僑鄉非遺民俗文化活動中,有“知”有“味”,續寫著法治護航鄉村振興的新篇章。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我們攜手同心,讓非遺文化民俗傳承在法治的滋養下綻放出更絢麗的光彩!
閩清法院出品
供稿 |坂東法庭
編輯 |陳 雅
初審 |季臺贈
終審 |林燕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