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lexion制藥公司研發的Kanuma(Sebelipase alfa)是一種重組人溶酶體酸性脂肪酶(LAL),分別于2015年9月和2015年12月從歐盟和美國獲得上市許可批準,這是首個針對LAL缺乏癥的治療藥物。該藥物在日本、加拿大、英國等國家也獲得了批準。
溶酶體酸性脂肪酶缺乏癥是一種致命的遺傳性溶酶體貯積癥,由LIPA基因的有害突變引起。雖然是一種單一疾病,但LAL缺乏癥表現為具有2種主要表型的臨床連續疾病,即膽固醇酯貯積病和沃爾曼病。患者的溶酶體酸性脂肪酶缺乏,導致脂肪在肝臟、血管壁和其他組織中積聚,導致生長障礙和肝損傷等癥狀。溶酶體酸性脂肪酶是分解細胞內脂肪所必需的。該病影響從嬰兒期到成年期的所有年齡段的患者。
根據一項觀察性研究,大約50%患有LAL缺乏癥的兒童和成人在三年內發展為纖維化、肝硬化或肝移植。LAL缺乏癥的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8歲。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每百萬新生兒中就有一至兩名患有此病。
Kanuma是一種長期酶替代療法,適用于所有年齡段LAL缺乏癥患者。該藥物每周或每隔一周通過靜脈輸注給藥一次,用于替代LAL缺乏癥患者缺乏的酶活性,減少溶酶體脂質積聚,從而改善與疾病相關的異常,如血脂異常和肝臟異常。
歐盟和美國的批準基于在9名年齡1-6個月的LAL缺乏癥嬰兒患者中評估Kanuma的3期臨床試驗(NCT01371825),和在66名兒童和成人患者(年齡4至58歲)中評估Kanuma的3期臨床試驗(NCT01757184)及其擴展期。
結果顯示,LAL缺乏癥嬰兒患者在12個月后的生存率(67%)顯著提高,所有存活患者中也觀察到生長改善;而未經治療的歷史隊列中21名患者中無一人存活。接受Kanuma治療的6名存活患者的中位年齡為18.1個月,范圍為12至42.2個月。
在兒童和成人患者中,為期20周雙盲期結束后,與使用安慰劑治療相比,接受Kanuma治療患者的ALT值和肝臟脂肪含量(通過MRI檢測)自起始大幅降低。66名患者中有65名進入開放標簽擴展期。在開放標簽擴展期內,接受Kanuma治療長達36周的患者血脂參數有所改善,包括LDL-c和HDL-c水平以及ALT。
在接受Kanuma治療的嬰兒的臨床試驗中,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是腹瀉、嘔吐、發燒、鼻炎、貧血、咳嗽、鼻咽炎和蕁麻疹。在接受Kanuma治療的兒科和成人患者的臨床試驗中,最常報告的不良事件包括頭痛、發燒、口咽痛、鼻咽炎、乏力、便秘和惡心。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不作任何用藥依據,具體用藥指導,請咨詢主治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