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繪就中國教育高質量發展畫卷的過程中,新疆逐漸成為“主筆”之一。近期,《兵團日報》以專題形式報道了石河子大學建校75年來的發展成就,沒有虛詞浮飾,沒有歌功頌德,僅憑一系列數據的列舉,便勾勒出獨屬于石大的崢嶸歲月。
從一所醫學院發展到國家重點建設高校,連續入選“211”工程與“雙一流”建設;從單一學科到坐擁12大學科門類,臨床醫學、農業科學、化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環境/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從建校之初的10余名教師到如今的2800余名教職工、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人才項目45人次;從面向少數省份招生,到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并負責34個國家留學生的培養;石大不斷縮短著與“西部一流、國際知名”辦學目標的距離。
在沖擊“一流”的過程中,科研成果亦是關鍵一環,石大通過產學研一體化道路,在荒漠綠洲區高效農業與生態、動物遺傳改良與疾病控制、空間信息技術與3S應用、化工綠色工藝及新型材料技術、新疆地方與民族高發病防治、中亞教育與人文交流等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滴灌系統泥沙梯級協同處理關鍵裝備走出了一條屬于中國人的滴灌設備研發道路,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農田殘膜高效清雜回收關鍵技術與裝備復雜度高、技術難度大、創新性強,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整體技術水平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合成氯乙烯金基催化技術針對汞催化劑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提出無汞催化劑綠色合成的新方法,獲中國化工協會“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近五年來,石大累計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2項,有效專利1424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2項,36項成果獲自治區哲學社會優秀成果獎,總獲獎數居新疆高校前列。
伴隨著辦學實力的不斷提升,石大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資源,該校設有赴國內高校插班學習交流或聯合培養機制。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9所知名高校與石大開展1+2+1聯合培養、插班學習、保研、暑期實踐等合作,支持石大本科生到北京大學、重慶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學習交流。
面向有出國意愿的學生,石大也有豐富的海外項目,借助《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學生可赴美國高校學習,名校成功申請率超過90%,累計共二十一屆石大學生同時獲得中美雙方大學畢業證書和學士/碩士學位。此外,俄羅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法國雷恩商學院、哈薩克國立農業研究大學、哈薩克斯坦國立醫科大學、伊朗伊斯法罕大學等高校也都與石大建立合作,學生可通過自費或互換方式赴上述高校學習交流。這類資源不僅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也拓寬了就業渠道。
學科建設至臻至善,科研成果名列前茅,人才培養百花齊放,75載櫛風沐雨,當初小小的衛生學校逐漸成長為享譽國內的高水平院校,這樣的石河子大學定會成為越來越多考生心中的理想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