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性流產(RSA)給女性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有心理上的重創。每一次流產都是一次希望的破滅,對女性的自信心和生育期望造成極大打擊。
通過系統全面的病因學篩查,大部分人可以找出導致流產的具體原因,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減少再次流產的風險,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
復發性流產患者什么時候進行流產病因全面檢查?
大部分指南建議2次流產后進行病因篩查。因為連續發生 2 次自然流產后,再次妊娠的流產率可高達50%以上。
復發性流產的病因復雜,目前已知的病因有染色體異常、生殖道解剖異常、內分泌失調、感染性疾病因素、血栓前狀態、自身免疫因素等。除此之外,臨床上仍有至少 40% 以上的患者病因不明。
染色體或者基因檢查
推薦復發性流產夫婦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對流產胚胎組織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有條件可聯合染色體微陣列分析(CMA)。
解剖結構異常的篩查方法
①常規進行盆腔超聲檢查初步評估子宮解剖結構。
②對疑似存在子宮解剖結構異常者,進一步通過三維超聲、宮腔鏡或腹腔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③子宮頸機能不全目前主要依靠病史、連續超聲監測和體格檢查綜合診斷。有典型妊娠中晚期無痛性子宮頸管擴張導致胎兒丟失病史的患者,建議進行子宮頸機能的評估。
內分泌因素的篩查項目
①對復發性流產患者進行以下內分泌項目檢測:T3、T4、FT3、FT4、TSH、甲狀腺自身抗體(如TPOAb)。
②有月經周期異常者,可以做性激素檢查。
③有可疑糖尿病或胰島素抵抗者,可以做空腹及餐后血糖篩查,必要時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和胰島素釋放試驗。
④有可疑高泌乳素血癥者,進行血清泌乳素檢查。
感染因素的篩查
①孕期有發熱、異常宮縮等感染癥狀時,需進行感染相關因素檢查。
②緊急子宮頸環扎術前,建議檢查是否有感染。
血栓前狀態篩查
建議復發性流產患者進行遺傳性血栓前狀態篩查,檢查項目包括:凝血常規、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聚集率檢測等。
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檢查↓↓↓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的篩查項目
自身免疫型RSA主要包括 APS(抗磷脂抗體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干燥綜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的流產。
對于復發性流產患者或發生1次孕10周或以上不明原因流產的患者,可以做經典抗磷脂抗體檢測,進行初篩以診斷是否存在抗磷脂綜合征,包括:狼瘡抗凝物、抗心磷脂抗體、及抗β2糖蛋白I抗體。
狼瘡抗凝物檢查↓↓↓
抗心磷脂抗體檢查、抗β2糖蛋白I抗體檢查↓↓↓
對于復發性流產患者,在進行抗磷脂綜合征篩查的同時,進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初步篩查,如抗核抗體、抗雙鏈DNA抗體、抗核抗體譜等,以排除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核抗體譜定量檢查↓↓↓
對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初步篩查結果陽性或可疑陽性的復發性流產患者,建議到風濕免疫相關科室尋找專科醫生進行診斷。
其他方面
①關于男方的檢查:可以進行精液常規和精子碎片率的檢查。
②夫妻雙方應該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適當鍛煉,盡量不熬夜。
③夫妻雙方心理因素也有可能會影響生育,所以必要時可以進行心理疏導。
總的來說,復發性流產病因復雜,所以系統的病因篩查是進行臨床指導及臨床治療的關鍵,在治療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系統和全面的病因篩查,只有這樣,治療才能避免盲目性,具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 張清華,潘靜,姚麗艷.復發性流產患者病因構成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14):1760-1764.
[2] 肖世金,趙愛民.復發性流產病因學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4,30(01):41-4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