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新書 | 清史鏡鑒:部級領導干部清史讀本·第十四輯

0
分享至



清史鏡鑒:部級領導干部清史讀本·第十四輯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與研究中心 編

ISBN:978-7-5013-7821-0

定價:75元

裝幀開本:平裝16開

出版時間:2024年10月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20年度《清史參考》所刊發文章的結集,取“以史為鑒”之意,介紹清史纂修和研究工作中的部分科研成果。書中共收錄文章35篇,根據內容分為清史纂修與研究、政治、社會、文化、軍事、新清史六部分。包括馬大正《修一部信史和良史》、朱滸《時代變革與清史研究》、張世明《清代的官員交盤制度》、鄭小悠《法司依律 天子衡情:清代的皇權與刑案》、賈國靜《清代的黃河管理制度》、潘洪鋼《清政府對流行疾疫的應對》、闞紅柳《清帝苦熱與園林避暑》等,這些文章既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又通俗易懂,具有可讀性。

序 言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統治中國長達268年之久,其前期在發展經濟文化、鞏固國家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甚有功績。中葉以后,內外矛盾尖銳,外敵入侵,國內動蕩,政治日益敗壞,其失誤和教訓,實足發人深省。清亡距今不足百年,離我們時間最近,對我們的現實生活影響較大。“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要根據中國國情,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學習和研究歷史,特別是離我們今天很近的清史。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弘揚文化、傳承國脈,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清史纂修,曾成立相關機構進行籌備,但由于種種原因,修史之事,幾起幾落,一直未能啟動。2002年8月,中央領導作出纂修清史的重大決定,相繼成立了清史纂修領導小組、清史編纂委員會,清史纂修工程,于焉肇始。

清史纂修不僅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還和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它不是網羅奇聞逸事,不是觀賞陳跡古董,不是“發思古之幽情”,而是和時代脈搏的跳動息息相關。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延續了兩千多年,到了清代,它具有什么特點?它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到了怎樣的高度?清代眾多的歷史人物應該怎樣評價?清代很多撲朔迷離的事件真相如何?為什么古代中國一直處于世界的先進行列,而到了清代卻愈來愈落后?在統一多民族國家和整個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清朝統治的268年究竟處于什么地位?應該對其如何評價?如果沒有外國的侵略,中國將會沿著什么方向發展,發展的前途可能會是怎么樣?這些都是此次清史纂修所要研究和揭示的重大問題。

清史編纂工作自2002年啟動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下,經過海內外專家們的鼎力合作和辛勤努力,目前已有大批階段性研究成果相繼產生。在有計劃、按步驟推進清史纂修的同時,為了更加全面、廣泛、客觀地反映纂修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及時將其應用于我國新時期新階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充分發揮清史纂修在資政、存史、育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經清史纂修領導小組副組長、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同志提議,在清史纂修領導小組辦公室諸同志的努力下,于2006年7月開始編發《清史參考》。刊物集學史和資政于一體,兼顧資料性和時政性,擇要刊登在清史纂修中形成的部分科研成果。內容大致涉及典章制度、名人史事、軼聞掌故、檔案文獻、學術爭鳴、資料考證等,力求如實反映三百年清朝歷史的真實面貌,給讀者以較豐富、較切實之清史知識。

歷史是已經逝去了的人和事的記錄,是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創造。人有反思往事的感情,有尋根問先的愿望,有從自身的經驗教訓中學習的天賦。人類在不斷前進,但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不斷前進的。這就形成了文化的傳承和歷史的延續,形成了歷史、現實、未來之間相通的無窮無盡的長鏈。現實深深植根于歷史之中并通向遙遠的未來。歷史研究可以幫助人們在過去的遠景中認識自己,并為未來的創新指點方向。歷史學雖然不能像應用科學那樣快速而直接地取得實用效益,但它的功能是長期的、巨大的。人類如果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將會在現實和未來中迷失方向。歷史學是傳承文明、陶冶心靈、提高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必需,也是了解社會、掌握國情、管理和建設國家、進行戰略決策所必需。

《清史參考》創刊后贏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辦刊兩年來,共有50余位專家在《清史參考》刊發文章。《清史參考》的作者,大多為清史纂修工作的項目承擔者,也有一些是清史編纂委員會的骨干專家,都學有所長,是各自研究領域的佼佼者。所載文章不僅有很強的學術性,還多富深刻的現實意義,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且篇幅短小、風格樸實、文字流暢、可讀性強。應該說,對于現階段社會上流行的種種“戲說”清史的文藝作品,能夠起到一定的校正作用,用真實的歷史史實來教育青年,教育大眾。這本身也是歷史學家們理應擔負的一種社會責任。

近日,欣聞國家清史纂修領導小組辦公室計劃將《清史參考》結集出版, 以擴大清史纂修的社會影響,使刊物資政、存史、育人之價值澤及社會、服務學界、繁榮文化,心喜之余,略綴數語,以為序言。

戴逸

2008年7月28日

內頁欣賞





目 錄

序 戴逸

清史纂修與研究

修一部信史和良史

——2019年10月在常熟市圖書館“庶民講座”上講演稿 馬大正

時代變革與清史研究 朱滸

政治

清代的官員交盤制度 張世明

法司依律天子衡情:清代的皇權與刑案 鄭小悠

清代地方官的“年終密考” 常越男

清代的黃河管理制度 賈國靜

雍正朝的“維民所止”試題案 李國榮

雍正朝糧食安全政策與措施探析 王志明

“三年準調、五年準升”之例:清代外官久任制度考論 張振國

社會

清政府對流行疾疫的應對 潘洪鋼

清代北京是如何防疫的? 劉仲華

清代京師疾疫、醫療與防疫 張艷麗

清代宗族的自治與國家治理 常建華

清代鄉居進士都做了什么 王志明

清帝苦熱與園林避暑 闞紅柳

盛世繁華:清前期紫禁城的修繕與擴建 鄭永華

清代京官的經濟生活與社會交往

——以《王文莊日記》為中心 李娜

清代道光時期南苑內部管理的整頓風波 劉仲華

破除積習,實心任事

——庚子之役后京城修繕中的張百熙 王立新

清代宗教僑務政策演進與東南亞華人基督宗教傳播 張鵬

紫禁城與王朝氣象 朱誠如

歷史上的中國和中華民族 顧春

清代北京的佛教寺廟 鄭永華 史文銳

明清筆記對西器東傳的關注與書寫 謝貴安 謝盛

清宮繪畫與中西計時方法

——從《海西知時草》說起 趙琰哲

乾隆年間宮廷修史的歷史貢獻 陳連營

“左圖右史”傳統的繼承與復興

——評劉潞《十八世紀京華盛景圖》 崔建飛

軍事

清朝統一臺灣記 楊東梁

清初兩岸的情報戰與招撫 唐博

清鄭對峙中的荷蘭因素 唐博

乾隆朝滿文檔案中的雅克薩與尼布楚 韓曉梅

新清史

“滿洲中心觀”的幻覺及其破滅

——評羅友枝《最后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 趙麗

“新清史”流派的形成及其主要觀點 劉姍姍

清末新疆建省意義深遠

——兼評“新清史”部分觀點 劉姍姍

羅友枝“構建”了什么樣的歷史敘事?

——從《再觀清朝》中譯本被刪減一節說起 劉文鵬

后記


■ 文章來源: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綜合編輯室

供稿 | 景晶 編輯 | 鄧旭欣

監制 | 張頎

審核 | 弘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incentive-icons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
2106文章數 726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強軍之路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海城市| 武清区| 南宫市| 武强县| 汽车| 徐闻县| 长治县| 页游| 新乡市| 咸宁市| 邵阳县| 台山市| 临清市| 辉南县| 昌宁县| 承德市| 屯门区| 昌平区| 吉木乃县| 张掖市| 萨嘎县| 自贡市| 祁东县| 定远县| 闸北区| 华宁县| 景德镇市| 南京市| 温宿县| 通海县| 白山市| 乐山市| 台州市| 石景山区| 广元市| 句容市| 琼中| 冕宁县| 浙江省|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