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上海瑞金醫院腹部器官移植中心迎來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時刻。一位來自新疆的6個月大嬰兒,在父親的捐助下,成功完成了兒童肝移植手術,體重僅11斤6兩(約5.8公斤)!
從新疆到上海:4000公里的“求生之路
“她的皮膚一天比一天黃,像被夕陽染透的戈壁灘。”洛洛父親回憶道。小洛洛自出生后便確診“先天性膽道閉鎖”,即便經歷葛西手術(先天性膽道閉鎖手術),黃疸仍如陰云籠罩。母親劉女士回憶:“抱著她跑遍醫院,聽到最多的話是‘不太行’。”絕望中,一家人的希望落在上海瑞金醫院——這里,曾讓無數“小黃人”重獲新生。
“只有我能救她。我一定要救她”面對手術同意書,父親李先生的手顫抖卻堅定。作為親體供肝者,他需割下自己的部分肝臟移植給女兒。瑞金醫院腹部器官移植中心史燕軍主任解釋:“嬰兒血管細如發絲,縫合需顯微鏡下‘微雕’,稍有不慎便會致命。”此前,該團隊已用“比頭發絲還細”的縫線,為8月齡嬰兒完成血管重建。
10小時極限挑戰
洛洛體重不足6公斤,如何增重?營養科絞盡腦汁。術前,醫院的兒內科、兒外科、感染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超聲科、放射科、營養科、檢驗科等多個科室進行了細致的會診,綜合分析后認為患兒移植指征明確,但由于患兒體重極輕,手術的風險非常高。專家建議通過加強營養來幫助患兒增重,待體重增加到可承受的范圍后,擇期手術。直到手術前,洛洛的體重終于增加到了5.8公斤。
2024年12月1日,兩組外科、麻醉和手術室護理團隊,共計近30名醫護人員,放棄周末的休息,經過10小時的精密操作,最終成功完成了這場極為復雜的低體重兒童肝移植手術。由于患兒月齡較小,在術前機體并未建立起足夠的門靜脈-腔靜脈間的側枝代償血管,容易導致患兒在無肝期和新肝門靜脈開放后出現了較為劇烈的循環波動。小兒移植麻醉團隊的術前預案在這時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通過術前留置的Picco監測所獲取的參數,指導液體輸注和心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通過中心靜脈導管和Picc導管及時補液、輸血、用藥,確保了洛洛在術中的安全。
“看到洛洛平安度過手術,我們所有人都松了口氣。每一個生命的延續,都是我們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史燕軍主任感慨地說,“這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團隊之間無聲的信任與合作的結晶。”
社會的溫暖與醫院的擔當
手術費高昂?瑞金醫院“廣聚善愛”慈善基金伸出援手,手術費用幾乎全免!此前,該基金已助許多患兒重獲新生,從“腹水寶寶”到“白凈萌娃”,改變的不只是膚色,更是命運!這不僅體現了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與支持,也彰顯了醫院在救治重病兒童方面的責任與擔當。
瑞金醫院一直秉持“廣博慈愛、追求卓越”的宗旨,不僅在醫學技術上勇于創新,也在社會責任方面不斷努力。
史燕軍主任表示:“我們將繼續致力于醫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不斷突破移植難關,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
門診時間
腹部器官移植中心 史燕軍主任
周一 國際醫療部
周二 嘉定院區
周四 總院
撰文:張子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