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小朋友
都有拆禮物的權利
近日,《壹基金溫暖包項目(2017-2022)評估報告》發(fā)布,此次調研評估由第三方機構四川尚明公益發(fā)展研究中心開展,主要針對2017年-2022年期間“溫暖包計劃”執(zhí)行的項目成效與影響力,包括受益人、社會組織和社會影響三個方面,為項目的迭代優(yōu)化提供發(fā)展建議。
調研期間,第三方機構對7個省16個縣域的項目學校開展抽樣調查,回收受益兒童有效問卷1015份,對照組問卷1162份,對166名受益兒童、35社會組織伙伴進行訪談。
01
溫暖包項目概況
壹基金溫暖包項目于2011年發(fā)起,是針對欠發(fā)達地區(qū)和受災害影響地區(qū)兒童的生活和心理關懷需求而設立的公益計劃。溫暖包內含棉衣、棉鞋、護手霜、書包、美術套裝、兜兜玩偶等十多樣兒童必需的御寒和學習用品。
截至2023年冬天,壹基金溫暖包項目已經惠及全國29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1776個縣(市、區(qū)、旗)的超過103萬人次兒童,累計帶動超過2000家愛心團隊和29萬人次志愿者參與到這一公益行動中來。
2017-2022年期間,共發(fā)放溫暖包超過60萬個,投入公益資金超兩億元。
溫暖包項目的基本特點
發(fā)放數(shù)量大 覆蓋范圍廣
合作伙伴多 志愿者參與度高
02
主要調查結論與數(shù)據(jù)
(一)溫暖包對兒童的影響
受益兒童基本情況:
報告顯示,溫暖包主要覆蓋小學階段兒童。其中,單親或事實孤兒比例較高,占比 16.9%,明顯高于對照組;近六成受益人為留守兒童,達53.8%;低收入家庭兒童占比大,85.6%的兒童每周零花錢不足10元;且住校學生比例相對較高,占比64.7%。這些數(shù)據(jù)反映出溫暖包精準服務于困境兒童群體,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
兒童對發(fā)放過程看法:
在對發(fā)放過程的認知方面,76.5%的兒童了解溫暖包來自捐贈。69.0%的兒童認為家庭困難是收包原因,這表明溫暖包“救助”標簽仍較明顯。不過,收到溫暖包時,96.8%的兒童表現(xiàn)出正向情緒,93.9%的兒童對發(fā)放過程印象深刻。但發(fā)放過程也存在不足,17.3%的兒童對穿新衣拍照不舒服,9.16%的兒童認為未開展互動游戲。
物品喜好度與使用率:
在兒童對物品的喜好度上,彩筆、書包等物品最受喜愛;棉衣、圍巾等保暖物品次之;減災手冊、一封信和明信片喜歡程度較低。從使用率來看,彩筆、書包等屬于高頻使用物品,棉衣、圍巾等保暖物品受季節(jié)影響使用頻率中等,一封信和明信片使用率最低。
溫暖包不只是一些物品
它溫暖了我的童年
溫暖包直接效果:
溫暖包在多個方面發(fā)揮了直接作用。95.0%的兒童表示保暖物品讓他們不怕冷;95.17%的兒童通過減災手冊學到安全知識;95.86%的兒童使用護手霜后雙手不再干燥;94.5%的兒童借助美術套裝能畫喜歡的事物;96.5%的兒童感受到他人的關心。此外,干預組兒童在利他性上的評價得分比對照組高0.07,顯示出溫暖包對兒童利他意識的積極影響。
“我們出去玩的時候,妹妹的袋鼠放家里就不小心被火燒了一點,然后妹妹就搶我的袋鼠,后面燒的那個用針縫起來了,現(xiàn)在都找不到了,反正縫起來還是玩了一段時間呢,縫起來以后就是可以當醫(yī)生。”——20歲,受益9年后,JX06-9
對兒童成長的長期影響:
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溫暖包為兒童創(chuàng)造了童年美好回憶,成為他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志愿者的契機,部分兒童因此產生參與志愿活動的意愿。許多兒童對溫暖包物品的 “歸宿” 記憶深刻,年齡越大對 “標簽化” 越敏感。溫暖包內物品還促進了兒童的分享與交流,成為公益種子,多年后促使部分兒童參與志愿服務。
對兒童利他性的影響
(二)對合作伙伴的影響
合作伙伴基本畫像:
參與調查的234家合作伙伴中,民非和社團占比分別為51.3%和39.7%,未注冊組織占9.0%。2016 年是伙伴注冊最多的年份。多數(shù)伙伴全職員工較少,2/3的伙伴全職員工少于5人;但志愿者資源豐富,2/3的伙伴有超過50名志愿者。九成伙伴開展志愿服務,主要服務對象是小學生,“教育/助學”是主要工作領域。
伙伴參與項目情況:
合作伙伴認為溫暖包項目執(zhí)行簡單、易于傳播,46.2%的伙伴連續(xù)六年參與。六成伙伴發(fā)包數(shù)量在百個之內,發(fā)放對象主要是貧困與留守兒童。超九成伙伴在發(fā)包后會開展其他服務,如助學、心理支持等;超七成伙伴會參與壹基金其他項目。
伙伴視角中溫暖包的特點
對伙伴能力提升影響:
溫暖包項目對合作伙伴在志愿者動員、機構影響力、傳播、項目管理、籌資和政府關系提升等方面均有積極影響。其中,志愿者動員能力提升最為顯著。
溫暖包讓我重新審視自己
慈善是愛的給予
公益是權利的平等
(三)社會影響
帶動公眾參與和捐贈:
2017-2022 年,平均每名志愿者發(fā)放約4個包,溫暖包發(fā)放數(shù)量與志愿者參與數(shù)量緊密相關。每個溫暖包背后平均有50人次捐贈。
吸引企業(yè)參與和捐贈:
溫暖包項目吸引了眾多企業(yè)參與,既有合作伙伴動員的本地企業(yè),也有壹基金動員的愛心企業(yè)。企業(yè)通過捐贈資金或物資,并帶動員工參與,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品牌形象。
倡導政府參與和支持:
溫暖包項目符合政府政策需求,受到政府部門廣泛認可和參與。以陜西為例,參與部門涵蓋多個層級和領域,民政、教育、共青團、婦聯(lián)是核心支持部門。
傳播 “人人公益” 理念:
94.7%的伙伴認為溫暖包能有效傳播 “人人公益” 理念。通過搜索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溫暖包項目傳播影響力巨大,其倡導的公益理念激發(fā)了公眾的公益意識。
03
項目存在問題與改進方向
報告指出項目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在物品尺碼適配、款式多樣性、物流速度、操作流程簡化、執(zhí)行費用等方面,仍有改進空間。
并提出了改進和升級建議:通過多款式設計、隱藏LOGO等方式消解“標簽化”;優(yōu)化物品采購與匹配,如拉長發(fā)放周期、建立調劑倉庫;建立適配志愿性組織的合作機制;增強項目 “嵌入性”,與其他項目結合;推動項目執(zhí)行“常態(tài)化”,從“過冬御寒”向“陪伴成長”轉變。
壹基金溫暖包項目在過去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困境兒童送去溫暖與關愛,帶動了社會各界的公益參與。同時,通過本次評估提出的改進建議,壹基金溫暖包將進一步優(yōu)化項目,讓更多兒童受益于公益力量。
壹基金以“盡我所能、人人公益”為愿景,專注于災害救助、兒童關懷與發(fā)展、公益支持與創(chuàng)新三大領域,是5A級社會組織,連續(xù)十二年保持信息公開透明度滿分。感謝壹家人支持,歡迎壹家人監(jiān)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