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 Ultra 破上賽記錄,保時捷發來賀電
2 月 14 日,汽車圈迎來大新聞,小米 SU7 Ultra 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跑出 2 分 09 秒 944 的圈速成績,一舉超越保時捷 Taycan Turbo GT,成為上賽最速量產車,刷新了官方認證圈速紀錄 ,比保時捷 Taycan Turbo GT 快了將近 2 秒。當天中午,保時捷官方微博發文回應,恭喜小米汽車取得新圈速,還點贊中國制造,并且表示 “讓我們在下一個‘賽道’再見” ,這一互動引發廣泛關注。
小米 SU7 Ultra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其硬件配置功不可沒。它搭載雙 V8s+V6s 三電機全輪驅動系統,最大輸出功率達 1548 馬力,零百加速僅需 1.98 秒,最高時速超 350km/h 。另外,還配備高效空氣動力學套件,高速行駛時能產生 285 公斤下壓力,讓車輛開起來更穩、操控性更好。相比之下,保時捷 Taycan Turbo GT 售價高達 200 萬,而小米 SU7 Ultra 預售價僅 81.49 萬,在價格上,小米有著明顯優勢。
在此之前,小米 SU7 Ultra 已經在成都天府賽道、株洲國際賽道和珠海國際賽車場挑戰,都獲得了對應賽道的 “最速四門量產車” 稱號。這次在上海國際賽車場的突破,是它持續挑戰的成果。
不過,評價一輛車的性能不能只看圈速。比如連續飛馳圈測試,Taycan 能連續跑 10 個飛馳圈,平均圈速 2 分 20 秒 ,這對車輛的耐久性、動力持續輸出和剎車系統都是巨大考驗,目前還不清楚小米 SU7 Ultra 在這方面表現如何。
這次小米 SU7 Ultra 在圈速上超過保時捷,從行業角度看,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成果的體現。過去,保時捷這類傳統豪華品牌在性能車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如今中國品牌的崛起,尤其是小米這樣從手機跨界造車的新勢力取得突破,意味著汽車行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從市場反應來看,小米汽車這一成績或許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車選擇。對于追求高性能和性價比的消費者,小米 SU7 Ultra 提供了新的選擇。而且,小米 SU7 Ultra 還有智駕、智艙等方面的配置,能滿足消費者對智能汽車的需求。
但在競爭激烈的汽車行業,一次圈速超越并不代表全面領先。小米汽車要想持續發展,在后續還需在穩定性、耐久性等方面持續優化。比如,要解決電動汽車長時間高壓力跑賽道時,散熱、剎車和電池的負擔問題。而保時捷作為老牌豪華汽車制造商,也不會輕易被超越,未來可能會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總的來說,這次小米 SU7 Ultra 破紀錄和保時捷的祝賀,是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期待未來小米和保時捷,以及更多汽車品牌能在競爭中不斷創新,給消費者帶來更好、更優質的產品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