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首汽約車司機的拒載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2月6日,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百家講壇》主講人張宏杰在其個人微博上爆料,他在使用首汽約車服務時遭遇了司機拒載。
事件經過
據張宏杰描述,當時他乘坐的首汽約車司機提出線下交易,希望取消訂單后直接現金付款,這樣司機可以多賺20元。但張宏杰拒絕了這一提議,他認為線下交易缺乏保障。隨后,司機表示不能拉他,并直言“投訴也沒用,我是首汽約車的,首汽的司機天天這樣跑,不光我一個。我們是國企”。這番言論讓張宏杰感到不滿,并將此事發到了微博上。
相關回應
據張宏杰透露,2月7日,首汽約車給他打了電話,告知會加強對該司機的教育,但這一解決方法并未讓他滿意。
2月10日,南方都市報記者就此事進行了進一步報道。據首汽約車專門處理此事件的工作人員介紹,對于涉事司機,平臺已經第一時間依規進行了相應處理,并告知了乘客本人事件的處理結果,但具體處理方式不便透露。同時,該工作人員強調,首汽約車與駕駛員簽訂的是服務合作協議,而非勞動合同,因此不存在“開除”一說。平臺對駕駛員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獎懲措施,會加強對司機的培訓和管理,對于線下交易、拒載等違規行為,平臺一經發現會嚴肅處理。
隨著事件的發酵和媒體的報道,張宏杰微博主頁上關于此次事件的多條內容已搜索不到。
律馳駕道觀點
一、線下交易行為的違法性
根據《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網約車司機與平臺之間應簽訂正規的服務協議,且所有交易均須通過平臺進行,以確保交易的合法性和乘客的權益保障。如果司機提出線下交易,要求取消訂單后直接現金付款,這種行為明顯違反了平臺規定及行業法規。線下交易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安全問題,如服務質量無法保障、乘客權益受損后難以維權等。
二、拒載行為的法律責任
拒載行為同樣違反了網約車服務的基本規范。網約車作為公共交通服務的一種補充形式,其司機在接到訂單后,有義務按照約定時間、地點提供服務。司機無故拒載,不僅損害了乘客的合法權益,也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在此事件中,司機以“投訴也沒用,我們是國企”等言論拒載乘客,更是凸顯了其服務意識的淡薄和對法律法規的漠視。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網約車司機拒載的,平臺應依法對其進行處罰,包括但不限于扣分、暫停服務、永久下線等。
三、平臺監管責任的強化
作為網約車服務的提供者,首汽約車平臺對此類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監管責任。平臺應建立健全的司機管理制度,加強對司機的培訓和教育,確保其了解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同時,平臺還應建立完善的投訴處理機制,對乘客的投訴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切實保障乘客的合法權益。在此事件中,首汽約車雖然表示已對涉事司機進行了處理,但具體的處理方式并未公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因此,平臺應進一步透明化處理流程,增強公眾的信任感。
四、乘客權益的保障與救濟途徑
乘客作為網約車服務的消費者,其合法權益應得到充分保障。在遭遇拒載等侵權行為時,乘客有權向平臺投訴并要求賠償。平臺應積極回應乘客的訴求,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同時,乘客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提起民事訴訟等。
關注律馳駕道,一路馳車無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