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月經幾天沒來,總是心慌慌。
其實,月經推遲的天數在 7 天以內不用擔心。
要知道,月經準不準,應該算的是周期。
月經周期多久算正常?
其實只有少數女性的月經周期會剛好是28天,月經周期在21-35天范圍內都算正常,月經偶爾提前或是延后,只要不超過7天也都算正常。
通常經期的頭2、3天,月經的量會比較多,然后逐漸減少,整個經期的經血量約為10—80ml。行經期為3-7天,大多數女性約5天左右就會結束。
一般可從衛生棉使用量來判斷,整個月經周期衛生棉使用量為每天4-6片都在正常范圍內。
月經推遲的原因有哪些?
對于有正常月經的女性來說,一般推遲超過 7 天,算是月經延遲。
除了懷孕、壓力大、服藥紊亂、慢性病等導致月經推遲外,中醫認為月經推遲,主要涉及臟腑功能失調和氣血陰陽失衡,具體病因病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腎氣不足:中醫認為女子的經血來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血。腎主生殖、司天癸,對女性月經有決定性的影響。若腎氣虛弱或因房事過度等原因耗損腎精,導致沖任二脈虛衰,血海不能按時滿溢,則可引起月經推遲。
2. 血虛:血液虧虛可能由多種因素造成,如生育過多、長期患病或飲食不調等,使得身體營養不足,血液生成減少,沖任空虛,無法滋養子宮,故月經延遲。
3. 血寒:寒邪侵襲或體質陽虛,使血脈凝滯不通,血液運行受阻。無論是實寒(如外感寒邪)還是虛寒(體內陽氣不足),都會影響到沖任胞宮溫煦作用,導致經血遲下。
4. 氣滯:情志不舒,肝氣郁結,氣行不暢,會阻礙血液正常運行,即“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氣滯則血瘀,進而影響月經周期,使其推遲。
5. 痰濕內阻:素體肥胖或過食肥甘厚味,易致脾胃運化失常,聚濕成痰,痰濕下注于胞宮,壅塞經絡,氣血運行受阻,同樣可以導致月經錯后。
中醫對癥治療月經不調
南昌貢方堂中醫婦科專家陳順濤表示,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根據患者的癥狀,擬定中藥方劑,對患者進行全身調理,恢復月經周期,使月經后期不再錯后。
一、腎虛型
主要證候:經期延后,量少,色淡黯,質清稀,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帶下清稀,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補腎益氣,養血調經。
方藥:大補元煎。人參、山藥、熟地、杜仲、當歸、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二、血虛型
主要證候:經期延后,量少,色淡質稀,小腹空痛,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皮膚不潤,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治法:補血養營,益氣調經。
方藥:人參養榮湯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熟地、肉桂、黃芪、五味子、遠志、陳皮、生姜、大棗。
三、血寒型
(一)虛寒證主要證候:經期延后,量少,色淡質稀,小腹隱痛,喜熱喜按.腰酸無力,小便清長,面色眥白,舌淡,苔白,脈沉無力。
治法:溫經扶陽,養血調經。
方藥:大營煎。當歸、熟地、枸杞子、炙甘草、杜仲、牛膝、肉桂
(二)實寒證主要證候:經期延后,量少,經色紫黯有塊,小腹冷痛拒按,得熱痛減,畏寒肢冷,舌黯,苔白,脈沉緊或沉遲。
治療:溫經散寒,活血調經。
方藥:溫經湯。人參、當歸、川芎、白芍、肉桂、莪術、丹皮、甘草、牛膝。
四、氣滯型
主要證候:經期延后,量少,經色黯紅或有血塊,小腹脹痛,精神抑郁,胸悶不舒,舌象正常,脈弦。
治法:理氣行滯,活血調經。
方藥:烏藥湯。烏藥、香附、木香、當歸、甘草
五、痰濕型
主要證候:經期延后,量少,色淡,質粘,頭暈體胖,心悸氣短,帶下量多,舌淡胖,苔白膩,脈滑。
治法:燥濕化痰,活血調經。
方藥:芎歸二陳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川芎、當歸
另外,貢方堂中醫門診采取針灸按摩等方法調養,針刺可以疏通經絡,調暢氣機,調理氣血,對于痛經、月經后期等月經病有時可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還可以通過艾柱隔姜灸、艾罐灸、艾條懸灸的方式,借灸火的熱力和藥物作用,對穴位或病變部位進行燒灼、溫熨,對于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