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 10 年的老運營,我來聊聊我這半個月使用 DeepSeek 的感受。這半個月 DeepSeek 真成我的助理了,效率顯著提高。
目前很多人聊內容創作上的應用體驗比較多,今天我聊點不一樣的,就是 DeepSeek 的方案制作能力。在過去半個月了我讓他嘗試出過關于私域、抖音、小紅書的運營方案,包括出過社群銷售方案等等。
先說我的整體感受,再說我的提示詞技巧:
首先,它的框架能力非常強,能很好的提供方案大框架,基本拿來就能用。比如,我問他私域銷售方案的時候,回答就很優秀,會告訴你要做人群篩選,群銷售轉化前中后要注意什么,以及要設置專屬群聊優惠政策等等。
第二,是基于框架下的操作方法和技巧,這部分是 DeepSeek 跟 kimi 和豆包們最大的區別,推理模型可以把整個操作過程和底層方法給你梳理出來,甚至會給到你每日執行動作和執行注意事項。 而 kimi 更多像是一個人在口述告訴你怎么做,而且無法結構化的呈現。
不過,我發現 DeepSeek 給到的答案準確性其實還是沒那么高,需要我們做一輪很細的審核。 一個典型的情況,就是同樣的問題問它,他會給到 2 個不同的答案,這說明它本身就無法判斷到底自己哪次是最好的回答。 因此,我們還是需要去把控結果的正確性和質量。
但總的來說,從方案制作能力來看,作為助理角色是優秀的,所以我最近比較沉迷 DeepSeek。
那么,我是怎么讓 DeepSeek 給我出方案的呢,我來說下我的技巧:
第一輪,告訴他你的角色,方案目標人群,你希望他做什么? 讓他先出一個框架。
第二輪,對框架進行審核,如果有需要補充的告訴它,通常會有 1-2 個維度會被漏掉。
第三輪,讓他對框架進行細分,并且強調要細化到“可執行”,它就會不斷細化了。
或者你也可以試試直接問 DeepSeek,比如“我是一個零基礎的 AI 新手,我想要你幫我 xx (做一件什么事) ,請你教我下怎么向你提問的具體方法和格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