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了。圍繞《哪吒2》的票房敘事,儼然有一種“這是哪吒的一小步,是中國電影的一大步”的感覺。
很多東西,已經超過了電影本身。
最近看到一個插曲,說是有人統計《哪吒2》在全國各省市的票房,發現截至2月9日,只有北京、上海、廣東、黑龍江和西藏5地影史票房冠軍還不是《哪吒2》。其中,廣東、北京、黑龍江的票房冠軍是《戰狼2》,西藏的是《長津湖》,上海的是《復仇者聯盟4》。
一些網民不淡定了,尤其是一些活躍在微博的加V選手。“果然上海最拉”“上海哪里看得上國產”“喝咖啡是要配外國電影”……冷嘲熱諷中,上海再被指責崇洋媚外。
為此,上海黨媒發表了《票房冠軍不是哪吒2,上海就是崇洋媚外?警惕謬論背后情緒》的文章,予以反駁。
我覺得大可不必用春節期間上海人少、后續返工就會超越、上海在《哪吒2》票房占比上很大、《哪吒2》的創作中有很多上海力量等理由,來論證上海沒有崇洋媚外,這樣就掉入了某些人議程設置的陷阱。
就一句話:即便最終結果是《復聯4》比《哪吒2》的票房高,上海就因此崇洋媚外了嗎?
若如此,那些看了復聯系列電影而沒有看哪吒的人,是不是也崇洋媚外了呢?
這種觀點就像是千年古墓里挖出來的一件輕薄瓷器,一敲即碎。
我們真正該警惕的,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崇內抑外。
很多人為了把哪吒的票房推上去,為了開展所謂的“百億補貼”,去二刷三刷甚至五刷……在我看來,除非你特別喜歡,或者有什么地方沒有看懂,需要再看一遍,否則大可不必如此。
讓《哪吒2》的票房真實而自然,才是作為觀眾的誠意。只有自然而然,才能自然而“燃”。
如果票房是刷出來的,這和網絡水軍有什么區別?
好在春節檔沒有引進國外電影,否則會不會生發一些抵制進口片的行動?
如果為了票房而去刷票房,這對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對國產電影的創作真的好嗎?
贏者通吃,一騎絕塵,最終也會高處不勝寒,也會給其他優秀的電影人和創作團隊以壓力,甚至給哪吒創作團隊以壓力。
讓一切自然而然發生,讓票房真實地反映電影質量和口碑,就挺好的。
倘若這次哪吒沒有成為史上票房第一的動畫片,沒有沖進全球票房前十或者前五,也大可不必氣餒。我們還有下次,還有《哪吒3》,還有更多的其他電影,還有無限的可能性,不是嗎?
事實上,我們也有必要看到,百億《哪吒2》身后,已經空無一人,90億層級斷檔、80億層級斷檔、70億層級斷檔、60層級斷檔,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還有很多的空白需要去填。
坦白說,《哪吒2》的票房最終達到一個什么樣的高度,排名全球第幾,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已經成為一部現象級電影,我們從中看到了很多優秀的、執著的、堅守的電影人,也映照出了中國電影市場存在的不少弊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狹隘的民族情緒,是通向世界的絆腳石。
從2月13日開始,《哪吒2》已經陸續在海外上映,希望這股情緒能夠按耐住,最好化解掉,讓哪吒這顆石子順利走出黃河長江,真正投入海洋。至于能夠在海洋里泛起多大的漣漪,也都應該坦然接受,它同樣是一種檢驗,一種刨去了民族情緒的檢驗。
文化的交流永遠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只熱血于文化輸出,而憤懣于所謂的“文化入侵”。如此狹隘,誰跟你玩?
最近大熱的DeepSeek、杭州六小龍等,同樣如此。
無論科技、文化、經濟還是其他,這股情緒都需要警惕,它從來都不是助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