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心理戰、沖擊戰開始了。
【正文】
本文聚焦特朗普于美國當地時間2月13日簽署的“對等關稅備忘錄”。
一、簡析(一)直接點名巴西、印度、歐盟、加拿大、法國、中國等經濟體
2025年2月13日(美國當地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備忘錄,旨在恢復美國貿易關系的公平性、應對非互惠的貿易安排,明確要對那些對美國出口商品征收非互惠關稅的國家(地區)實施對等關稅。具體看,
1、該備忘錄給出了未給予美國互惠待遇的諸多例子,直接點名巴西、印度、歐盟、加拿大、法國、中國等經濟體。例如,巴西對美國出口乙醇征收的關稅稅率為18%(美國為2.5%)、印度對農產品適用的平均最惠國關稅為39%(美國為5%)及對美國摩托車征收的關稅稅率為100%(美國為2.4%)、歐盟對進口汽車征收10%的關稅稅率(美國為2.5%)。
備忘錄認為這種缺乏互惠的情況是美國長期存款巨額貿易赤字的原因之一。
2、指出加拿大和法國對數字服務稅每年從美國公司收取超過5億美元。
3、就中國而言,備忘錄指出其針對中國的知識產權盜竊、強制技術轉讓及其他不合理行為,以征收關稅為籌碼達成了一項具有歷史意識的雙邊經濟協議。
此外,在簽署備忘錄時,特朗普還表示“為了公平起見,我決定征收對等關稅,這意味著無論其他國家向美國征收多少關稅,我們也將向他們征收相同的關稅,不多不少…考慮對使用增值稅制度的國家加征關稅”。
(二)“對等關稅備忘錄”屬于美國優先貿易政策的一部分
1、在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其便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即“America First Trade Policy”(),其明確指出貿易政策是美國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關鍵組成部分。故從邏輯上來講,此次特朗普簽署的“對等關稅備忘錄”屬于美國貿易優先政策的延續。
2、在備忘錄中,特朗普將在第一任期內與中國達成的雙邊經濟協議、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征收關稅以及推動達成的《美墨加協定》(USMCA)(取代原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即NAFTA)等事件視為其貿易優先政策成果的具體體現,這使得其站在維護美國利益的道德制高點上,意味著其在第一任期內的諸多做法將會重現。
3、此次簽署的備忘錄看似行政命令,但實際上更像是一種威脅,其真正目的是希望海外市場對美國真正高效地開放及使其貿易伙伴在其它方面讓渡利益。因此,特朗普的貿易優先政策實際上是一種談判手段。
二、結語
(一)此次特朗普簽署的備忘錄并非立即執行,而是明確相關事項在2025年4月1日前完成(美國新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預計新關稅將于4月2日實施),這使得市場預期雖有波動,但并不明顯。
具體看,在備忘錄中,特朗普指示美國商務部長提名人霍華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提名人賈米森·格里爾、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等人協商,并“迅速”提交針對各國的具體關稅建議,同時要求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拉塞爾·沃特將在180天內提交報告,評估關稅對財政的影響。
(二)需要說明的是,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并非僅考慮關稅,還包括匯率、稅收、壁壘等其它方面的因素,這使得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有較大的隨意性。
(三)此次被特朗普直接點名的幾個經濟體(如巴西、印度、歐盟、加拿大、法國、中國等)預計將會遭受更高關稅的沖擊,需要做好準備。
(四)此次特朗普祭出對等關稅的大棒,主要是為了與其它經濟體進行談判,視談判情況(其它經濟體讓渡的利益)靈活進行選擇,故不確定性較大。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發布當日的判斷。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本公眾號所載信息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本公眾號對所載原創內容保留一切權利,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本公眾號所載的任何原創內容。如征得本公眾號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對相關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