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有道:“清官難斷家務事?!?br/>
生活中的瑣碎繁雜,往往能將曾經的詩意與寧靜消磨殆盡。劉震云的《一地雞毛》,就以這樣的筆觸,描繪出了普通人生活的真實模樣。
故事開篇,曉玲家一斤餿掉的豆腐,揭開了這個家庭隱藏的重重危機。
曉玲和妻子小李皆為大學生,婚前生活充滿詩意寧靜,可婚后卻被生活的瑣碎包圍。
為省錢,曉玲每天清晨六點便去公家副食店買豆腐,只因個體戶的豆腐水分多,排隊的人眾多,且他還得趕在七點前買好豆腐去趕單位班車。
這一情節生動展現了現代生活中人們面臨的壓力與挑戰。某天,排隊人太多,曉玲買豆腐遲了,下班回家就遭妻子責罵,原來是早上放在桌上的豆腐餿了。
妻子先責怪保姆沒把豆腐放冰箱,保姆本就對工資不滿,還鬧過辭職,被勸留后行事囂張,不吃剩菜還挑三揀四,這次更是把責任全推給曉玲,說早上曉玲沒交代放冰箱。
曉玲因遲到和單位考勤負責人鬧不愉快,晚上回家又面對妻子責備,心中郁悶,不情愿承認錯誤的同時,還抱怨妻子打碎熱水瓶時無人責備。
于是,往日的矛盾一觸即發,兩人陷入互相指責,這不正是無數普通家庭的日常寫照嗎?
一點小事就可能引發一場口角。
恰在此時,查水表的跛腳老頭敲門,說有人反映樓層有人偷水,小林夫婦頓時尷尬不已,原來妻子從單位聽說偷水方法,上周試過幾次,后來曉玲覺得卑鄙且影響他人休息才制止。
夫婦倆急忙聲明沒偷水,老頭寬容表示以后注意。偷水事件讓豆腐事件似乎沒那么重要了,但曉玲心里仍責怪妻子,曾經安靜詩意的姑娘,婚后竟變得愛嘮叨還學會偷水,這背后皆是生活的艱難貧困所致。
第二天早上,曉玲準備去買豆腐,妻子卻坐在床上發愣,說不買豆腐了,是關于她工作調動的事。
這讓曉玲更加焦慮,妻子在不錯的單位工作,卻因性格直與領導同事相處不好,加上幾次搬家后住在郊區,每天花三個多小時坐班車往返,工作不順心,回家就找曉玲麻煩,堅持要換工作。
曉玲覺得他們沒背景人脈,勸妻子改掉毛病適應工作,兩人為此經常爭吵??粗v的妻子,曉玲心疼又無奈,想到單位副局長老張和另一單位人事負責人是同學,便去求助,老張爽快答應,寫介紹信并打電話,妻子很高興。
曉玲又去找人事負責人,對方也答應幫忙,本以為事情有了轉機,可妻子不放心,又托付同事丈夫幫忙。
曉玲夫婦不懂人情世故,找人太多反而讓事情陷入僵局,兩人相互埋怨、爭吵。冷靜后決定送禮補救,糾結許久選了一箱四十多塊的可口可樂,結果送禮時被拒絕,禮物被退回,工作調動之事也沒了下文。
工作問題沒解決,曉玲又迎來新麻煩。單位季度評獎他得了頭等獎,獎金 50 元,本是好事,可晚上回家看到兩個皮膚曬黑的農村老家人在家抽煙,煙灰弄了一地。
曉玲在北京本就處于社會底層,老家人卻覺得他混得好,來北京就找他幫忙,父母還在村里炫耀,這讓曉玲厭煩,妻子也因開銷增大漸漸不悅,兩人為此常產生矛盾。
這次來的是曉玲小學時的杜老師及其兒子,杜老師曾救過掉進冰窟窿的曉玲,如今他得了肺氣腫,懷疑發展成肺癌,來北京希望曉玲幫忙找醫院診治。
曉玲心里為難,嘴上答應,此時廚房傳來妻子和保姆的爭吵聲,他去調解,妻子毫不示弱還哭了起來。
杜老師見狀,讓兒子拿出兩桶香油緩和氣氛,最后大家做了一桌飯菜,飯后杜老師父子離開。曉玲送別回來,心情沉重,眼淚忍不住流下。
沒想到杜老師走后孩子生病咳嗽,妻子抱怨是杜老師肺病傳染,曉玲生氣,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是感冒,買了哈密瓜后孩子精神好轉,曉玲還給妻子買了炒豬肝,當晚妻子主動認錯,兩人關系緩和。
之后妻子提到保姆諸多問題,兩人決定 9 月份送孩子進幼兒園后辭退保姆,節省開支,覺得生活有了希望。
曉玲妻子的工作問題也有了轉機,單位領導發班車,她坐 40 分鐘就能到單位,本以為領導關心下屬,后來得知是因為領導小姨子搬到附近,妻子覺得受辱,心情低落,曉玲開導后稍有釋懷。
孩子上幼兒園的事又起波瀾,外單位辦的幼兒園最好,曉玲妻子堅持讓孩子進,曉玲掉以輕心,入托時發現名額限制嚴格,沒關系進不去。
曉玲送禮被拒,園長要求搞到基建指標才收孩子,無奈只能讓孩子去居委會辦的幼兒園,妻子責罵曉玲對孩子不負責任,保姆聽說要被解雇也鬧情緒。
關鍵時刻,鄰居家經濟優越,女主人常看不起曉玲家,沒想到鄰居丈夫給了曉玲家孩子一個外單位幼兒園名額,曉玲夫婦驚喜萬分,與鄰居關系也融洽起來。
孩子入園后,妻子又因孩子在幼兒園陪讀的事難過,覺得自己無能,曉玲也自責。
不過時間長了,大家也漸漸習慣。有一天,曉玲在菜市場遇到大學同學小李白,他曾熱衷寫詩,如今卻推著食品車賣板鴨。
小李白邀曉玲幫忙,每天兩小時給 20 元,曉玲起初因面子拒絕,小李白一番話讓他明白在生存面前面子不值一提,于是答應幫忙。
九天后曉玲賺了 180 元,給家人買了禮物,全家歡天喜地,他也不再看重面子。
在《一地雞毛》中,曉玲夫婦的矛盾點眾多,瑣碎小事都能成為夫妻間的導火索,他們表現出清高、自私、虛榮、攀比的特點,惡性循環的互相指責消磨了生活熱情。
但生活本就多是瑣事,困難終會過去,問題也能解決,過于計較只是浪費時間。做事踏實、做人有原則,淡化煩惱,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障礙。
曉玲夫婦的問題,首先是經濟困難,若不改變,情況只會更糟。
物質匱乏不可怕,精神空虛才是真的可怕。
若不想一成不變,就要時常反省自身毛病。
改變有時并不難,既然無法左右命運,不如努力掌握自己的生活,要相信沒有過不去的黑夜,沒有承受不了的磨難,懷抱希望,保持正直,用努力獲得尊重,讓自己成為自己最堅實的依靠,這才是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