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潘志遠的書法,線條如劍,結體如鐘,很爽利、很結實,又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卻無半點劍拔弩張之感,更無半點金剛怒目之氣。
細品,潘志遠的書法,含蓄,又醇厚,雋永,亦磅礴。古樸交疊著雄放,恰到好處,節奏與韻律互生,跌宕起伏。字里行間似若帶著磁性,蕩起無聲的頻率,以超強的穿透力,在感觀與心底之間激蕩,久久不絕。
潘志遠的書法古法很濃,如王羲之的遒勁、柳公權的筋骨、趙孟頫的妍美,還帶一點王鐸的氣勢、傅山的縱逸,卻不泥古,而是融眾家之妙,而成自己風貌,個性十足,特點鮮明。
潘志遠書法作品《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江山開眼界 風雪練精神》
潘志遠1967年出生,廣西來賓忻城人,正值當打之年,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也曾兼任多家文化單位職務。潘志遠先后多次參加國家級展覽,獲獎豐厚,殊榮眾多,也先后出版多種畫集,備受贊譽。其作品被多家藝術殿堂懸掛,亦有很多作品被社會文化機構收藏,并視若珍寶。一切好評、一切殊榮都是對一位書法家追逐純粹性的嘉獎,而收藏潘志遠的作品則是對一位真力彌滿的書法家取得矚目成就的最佳肯定。
也許血脈中天生流淌著藝術基因,也許受成長環境的影響,潘志遠青少年時期就喜歡傳統文化、喜歡書法。幾十年物換星移、幾十年硯邊春秋,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中,潘志遠臨碑摩帖,心摩手追傳統書法之法,從一筆一畫到一字一形再到章法布局,皆勤學苦練,筆耕不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又加上多年離批點畫,經心著目,妙悟書理書論,潘志遠對書法有著獨特的思辨意識。當他確立“以書法為樂”時,書法也就成了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時光轉換中,有意無意之間,把書法當成人生的“最大快樂”而不懈追求,為此潘志遠曾以“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并在實踐中找規律,在筆畫里找經驗。智慧伴隨著汗水,困惑伴隨著希望,潘志遠從中悟出很多理法,也以深厚的書寫功力拉近了與古人之間的距離,并在“古人之法”上形成了自己的“書法之藝”,風姿綽約于當代書壇,引人矚目。
真、草、篆、隸、行,潘志遠五體通釋,而在行書、行草書之中,潘志遠用情很濃,用功很勤,也最為得意,并以此成為名世之本。
“書法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力,書法藝術就流于膚淺,然而,如果書法家學傳統,卻泥古不化,情感則沒有抒發的出口,亦“有法無藝”,也就很難走進新時代大眾的內心。顯然,潘志遠在“傳統書法”方面有著扎實的 “童子功”,但是,潘志遠并沒有因循守舊于某家某派,更沒有陳陳相因于一體一法,而是來回穿梭于古今書法之中,通過思辨的書法意識,深研傳統諸體,學古而融今,因古今之變而變,聚時代之變而變,不斷拓展自己書法風格的內涵和外延,從而以其行書、行草書詮釋出一個漸入佳境的實踐者,并由此法功大成。
潘志遠書法作品《福運綿長》《翰墨長精神》
縱觀潘志遠的行書、行草書,可以看到,他的行書、行草書既符合古意,如古之風神、古之內蘊、古之法度,又符合新時代大眾的審美特征,如溫潤情感的裝飾性、如悄無聲息的才氣、如潤物無聲的新意,尤其“新意”,他并刻意“革新”“創新”, 也沒有大張旗鼓地為此宣傳造勢,卻洋溢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很靈動、很自然,如淺吟低唱的心語,“風景獨好”“當隨時代”。
潘志遠的線條總能在轉使之間給人一種既古既新的視覺美感。入筆、行筆、收筆,或輕、或重、或急、或徐、或平、或緩,凸顯著線條的變化,呈現出強烈的力量感。縱橫交錯的線條波折取勢,字體也顯得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渾樸雄放之中彰顯一種爛漫雋逸的筆意,比如對“豎”與“豎勾”筆畫的運用,潘志遠著重強調行筆的力度,以此使字體顯得酣暢淋漓,又方圓渾融,勁韌爽朗,又和諧自然,而且筆力也顯得挺勁峭拔,柔逸韻暢。
而多變的點畫交融著跌宕的線條所呈現的章法也剛柔相濟、方圓相合、靜動相映、虛實相生,對立之中,保持著和諧,豐富之中,彰顯著個性,飄逸而嚴守法度,灑脫而彰顯真功,險絕又不失端莊。字形、字意、字態,有王羲之的華美之姿、有趙孟頫的雋美之韻、有文證明的溫婉之秀,還有傅山、董其昌的雄卓之貌,以及“顛張醉素”的瀟灑之品。遠觀品質潔美,細品字字珠璣,觀之入心,品之有味,如春風含馨一般,沁人心脾,似秋水視底一樣,怡人心智。無疑,這是“技法之器”與“藝術之道”的結晶,也是人格品質孕育書藝書品的結果,彰顯著深厚扎實的書寫功力,也彰顯著蓄素守中的人生狀態,多種因素統合一體,融成精妙,而綻放光芒。
潘志遠書法作品《春華秋實》《觀遠》
在浮躁的當代書壇,吼書、怪書,彈冠相慶,粉墨登場,不斷挑戰著大眾的視覺,而大眾對書法家的要求也日趨挑剔、苛刻,由此,書法家一味泥古,已經難以契合大眾的審美需求,追求“變”則是書法家不停歇的探索過程,而隨著審美的變化,書法家的藝術旨趣也在發生改變,但是,不管書法的樣式怎么“變”,“功夫”則是不變的永恒。潘志遠正是在“變”與“不變”中,探索傳統與當代,深挖共性與個性的忠誠實踐者,他在筑基“功夫”之時,又在“功夫”之上,結合性情、才情,而形成獨特的行書、行草書的新面貌,以不變之變,立于時代潮頭,為自己代言。
由于潘志遠是一位低調而淡泊的書法家,他不善于鉆營,更不善于巴結、交際,所以,“潘志遠”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是,以追求“真功為本”的潘志遠從不因“名利”而搖擺,更不因“金錢”而逢迎,他只是扎實修書,認真寫字,他純粹、他喜歡、他陶醉、他執著、他專注,也正因如此,他心靜,也正是因為心靜,才能秉持恒心,求索修遠。
漸進、漸悟、漸變,潘志遠寫出了成績,也獨上了高樓。
(文/桑干)
作品欣賞
文章轉自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