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保健品私域直播的風波有點多,從上海幾家私域直播被查、辛選直播間因夸大宣傳被罰,到央視曝光私域直播“神藥”亂象,再到《檢察日報》警示私域直播或成養老詐騙溫床,一系列事件,似乎保健品直播的監管態勢正在升級。隨著“3·15”消費者權益日的臨近,保健品私域直播是否會成為監管重點?
辛選集團因在直播間虛假宣傳普通乳粉產品“合普諾愛畢可”具有治療功效,被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管局罰款175萬元。此前,頭部主播“麥琪啦”因將保健品吹噓為神藥,其關聯公司已被立案調查。這些案例揭示了私域直播中虛假宣傳的嚴重性。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私域直播中的“神藥”陷阱,部分直播間將普通食品包裝成具有神奇療效的“神藥”,誤導消費者。例如,云南消費者馬先生購買的“消除結節膠囊”實為普通食品,導致結節增大。主播利用私域社群的封閉性,通過虛構“中醫秘方”“藥品認證”等話術誤導消費者,增加了監管難度。
《檢察日報》指出,私域直播通過微信群、小程序等渠道定向推送保健品,瞄準老年群體對健康的焦慮心理,夸大產品功效甚至虛構“養老保障”概念。由于私域流量難以追蹤,受害者往往維權困難,成為養老詐騙的新溫床。
市場監管部門對虛假宣傳的處罰已從個案處理轉向常態化。例如,辛選被罰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罰款金額達175萬元,遠超2020年“燕窩事件”的90萬元,釋放“從重從嚴”信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出臺直播營銷合規指引,明確禁止以養生知識變相發布保健品廣告,并要求醫療保健類產品直播前需經廣告審查。
直播內容云端存檔,即使主播刪除本地記錄,平臺服務器仍可追溯,為事后追責提供依據。中央網信辦2024年啟動的“清朗·網絡直播虛假亂象整治”專項行動,明確打擊夸大食品、保健品功效的行為,強化直播平臺主體責任,加強了對私域直播的巡查。
隨著“3·15”臨近,央視曝光和最高檢的警示可能推動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打擊線上直播涉老詐騙和虛假宣傳。私域直播的治理已從公域監管延伸而來,公域平臺對保健品宣傳的嚴格限制正在向私域滲透。結合“3·15”節點,針對直播帶貨保健品虛假宣傳,監管部門或將采取更加嚴厲的整治措施。
保健品私域直播絕非“法外之地”,隨著監管政策的收緊和執法的常態化,私域直播或將迎來更加嚴格的整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