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熱點新聞和大眾關注的焦點,總給人一種歷史發展的進程突然加快了的感覺。
三年前ChatGPT發布,人工智能首次加速,AI更具象地向我們駛來,但我們普通人其實還沒有太多的實感。
今年年初,性能強大的Deepseek,世界頂級的AI大模型,又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驚濤駭浪。
從個人到企業到國家,所有人都在以從未有過的速度,搶跑!
AI的進化依賴強大的算力,算力的背后,離不開綠色新能源的支持。
算力跟著電力在跑,全球經濟和技術的變革已經使得電力成為不可或缺的生命線。
從工廠的機器運轉到家用電器的日常使用,再到新能源汽車和人工智能的崛起,電力的需求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所以這幾年,我們經常能在很多城市重點規劃中看到,電力這個曾經被視為基礎設施的資源,如今已經成為了戰略核心資產。
這就是為什么國家要不遺余力的大力發展風電、光伏、核電等不斷的建設電站,國家電網重投6500億升級電網的目的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一些宏大的目標的誕生與實現,和渺小的我們并沒有什么直接關系。
但其實,關聯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發生了。
早在2021年,坐落于甘肅玉門的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正式建成,該項目也被稱為“陸上三峽”。
月前,由寰泰投資建設的瓜州北大橋白楊100MW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全國風電裝機第一縣”瓜州新能源發展又進一步。
不僅是風電裝機,目前酒泉已建成了全國陸上最大風電裝備制造基地,產品覆蓋西北地區乃至全國,并出口多個一帶一路國家。
2024年,酒泉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041.7億元,同比增長7.7%,成為繼蘭州、慶陽之后,甘肅第3座千億之城。
甘肅在新一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25年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的目標。
在2024年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6437萬千瓦的基礎上,2025年力爭新能源并網裝機突破8000萬千瓦。
據悉,2024年新增新能源裝機1258萬千瓦,裝機和發電量占比均居全國第2位。
近年來,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異軍突起,甘肅憑借得天獨厚的新能源資源,也早已踏上了追風逐日的新征途,在風電、光伏、光熱、儲能、氫能等核心領域,均有所成就。
近日,甘肅省印發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行動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甘肅將打造以國家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新能源消費轉型引領區、能源產業融合集聚區、能源領域深化改革先行區、能源多邊合作試驗區等“五個功能區”為支撐的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助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到2025年底,新能源裝機達到8000萬千瓦,裝機占比達到65%左右、發電量占比達到35%左右;
煤電裝機達到34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裝機超過600萬千瓦,光熱發電裝機超過60萬千瓦;
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產值超千億元,對周邊區域輻射帶動作用初步顯現。
到2030年底,新能源裝機達到1.6億千瓦,裝機占比70%左右、發電量占比超過40%;
煤電裝機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抽水蓄能裝機達到1000萬千瓦,新型儲能裝機達到1000萬千瓦,光熱發電裝機超過100萬千瓦;
全省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產值超過2000億元,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國家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主要通過加快建設超大型風光電基地、綠氫產業規模化發展、電網網架提質升級等來實現。
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
大力實施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和隴東綜合能源基地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研究謀劃甘肅南部新能源基地,規劃建設騰格里、巴丹吉林、庫木塔格沙漠新能源基地,推動酒泉千萬千瓦級風光電基地向特大型風光電基地邁進。
在中東部地區,著力打造若干個百萬千瓦級風光電基地。
有序推動甘肅電網與新疆、陜西、青海、寧夏等省區間聯絡線規劃建設。
圍繞新能源基地接網需求,補強750、330千伏骨干網架結構,優化新增750、330千伏變電站布點。
依托已納規的張掖西、紅沙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在現有貫通河西的3回750千伏線路以北新建河西走廊750千伏線路北通道,提高河西地區到中東部負荷中心的電力輸送能力,滿足河西大規模新能源接網送出需求。
堅持大型基地、支撐煤電、特高壓通道協同發展,加快推動隴電入魯、隴電入浙、隴電入川工程規劃建設,推廣柔性直流輸電先進技術。
謀劃建設庫木塔格沙漠、騰格里沙漠二回、巴丹吉林沙漠二回等外送輸電通道,試點開展新型交直流輸電技術應用。
加快建設新能源消費轉型引領區,依托甘肅全國老工業基地基礎,發揮蘭州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裝備制造,白銀銅鉛鋅有色金屬、稀土材料,金昌鎳鈷及鉑族金屬,嘉峪關鋼鐵,天水機械電子,定西有色冶煉及建材等產業優勢。
招引有色金屬、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數據等產業落地,增加用電負荷,提升消納能力。
壯大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優化裝備制造產業布局等,著力構建能源產業融合集聚區。
構建風電、光伏、光熱裝備上下游全產業鏈,打造氫能、儲能裝備新的增長點,提升裝備制造產業在西北地區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持續拓展酒泉全國最大陸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規模,招引風電裝備大兆瓦發電機、變流器等缺失產業,推動風機全產業鏈本地化自主生產。
以酒泉、嘉峪關為核心,打造中國西部鏈條最完整、聚集效應最明顯、產能規模最大的風電、光伏、光熱裝備制造業基地;
以酒泉、張掖、金昌、武威為重點,圍繞綠氫生產及綜合利用、儲能裝備制造、智能運維等領域延鏈補鏈;
在蘭州、白銀、定西、天水等地區,以既有產業為依托,加快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布局,培育新能源輕型核心技術產業,形成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新增長極。
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促進省際間協同互濟發展,積極創建能源多邊合作試驗區。
發揮甘肅資源稟賦獨特、工業體系完整的優勢,搶抓國家產業轉移等戰略機遇,積極爭取建設產業轉移承接平臺。
招引中東部地區冶金、制氫、硅料生產等現代高載能產業落地,引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業,進一步深化東西部協作。
就目前來看,甘肅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包括酒泉、張掖、金昌、武威、嘉峪關等地。
2025年,甘肅將建成投運隴電入魯工程,加快推進隴電入浙工程,開工建設隴電入川工程,建成常樂電廠擴建等540萬千瓦內用煤電項目。
積極推廣源網荷儲一體化、微電網、綠電園區等模式,推進綠電制氫產業化發展,建設風光氫氨醇一體化產業基地。
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致力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加快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建成“綠電聚合供應”試點項目,拓展算力應用場景,力爭算力規模突破10萬P。
目前在我國已經形成的 八大樞紐、十大集群的算力 格局中,甘肅樞紐節點已成為全國八大樞紐節點中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數據中心集群。
新能源與算力的深度融合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上的革新,更是產業生態的重塑。
算力的應用場景涉及包括智慧城市、制造工業、娛樂與媒體、藝術與創意、醫療健康、虛擬現實、信息技術與通信、農業、科學研究、金融服務、教育、交通運輸、建筑、家庭、環境保護、航天航空、海洋科學等數十個領域。
算力,正在賦能千行百業。
而這,正是甘肅要不遺余力追風逐日的答案。
作者=指蘭針·瑞幸
版權聲明:本文為指蘭針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授權,聯系客服
法律顧問= 上海蘭迪(蘭州)律師事務所·張維林
聯系電話:181 9800 5777
我們一起聊聊觀點,講講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