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著跪下時,想站起來是中國人的本能!
(全文近4000字,感謝你的耐心,避雷針這廂有禮了)
《哪吒2》不斷創造著國產電影的紀錄,如果說它打破國內票房紀錄,依靠的是電影本身的吸引力;
那它在世界電影榜單中不斷攀升的排名,除了電影本身的魅力之外,還有一種中國人所獨有的力量,在托舉著它的票房前進。
01 是文化的力量嗎?
對洋人諂媚,對自己人刻薄,一些人的眼睛和精神上,還帶著西方美好的濾鏡;
《哪吒2》里有很多中國文化元素,很多人都能從電影中感受得到,只是無法清楚地表達出來。
大的方面,哪吒的故事本身就源自我國古代神話故事《封神演義》。
影片中的許多場景與角色設計,大量借鑒了《山海經》等文獻中的神獸形象。比如東海龍宮“賽博朋克風格”機械蛟龍。
電影中人物命運的設定,則暗通《周易》理論。比如哪吒與敖丙的對抗與共生,體現的是“相生相克”的陰陽哲學。
細節方面,電影中的“混元珠”源自道家“混沌初開”的宇宙觀。
敦煌壁畫的飛天元素被融入混天綾的動態軌跡中;太乙真人的洞府以川蜀山水為原型;
影片中的兵器還參考了青銅器鑄造工藝,比如哪吒火尖槍上的紋飾源自商周青銅器上的饕餮紋。
人物方面,李靖夫婦對哪吒的信任與接納,“信任而不放任”體現了儒家“因材施教”的理念;
龍王對敖丙的嚴苛和期待,最終選擇了放手也暗含“托舉與成全”的傳統智慧。
太乙真人幽默的川蜀方言,東海龍王兼具傳統威嚴與現代父權焦慮,這些也都是中式文化在人物身上的體現。
此外,影片還通過角色對命運的抗爭,傳遞了“人定勝天”的傳統文化思想。
各式各樣的中國文化元素,融合在精美絕倫的電影畫面和故事情節之中,讓我們無法自拔。
父親們能從李靖和龍王的身上,看到自己對孩子既嚴厲又關切的影子;
母親們能從殷夫人身上,看到自己對孩子的包容和洶涌無畏的母愛;
孩子們能從哪吒和敖丙身上,看到自己的叛逆和乖張,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期待和付出;
每個人都能從電影中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場景,比如太乙真人為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時,變出來的鴛鴦火鍋,制作藕粉摳腳的大叔,擤鼻涕的大娘。
這些常見的畫面,既是咱們文化的體現,也讓我們感到非常親切熟悉、自然不造作。
比如:影片中哪吒去“趕考”前,媽媽對他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走之前能不能給娘一個大大的擁抱。
結果被哪吒斷然拒絕,回頭補了一句:人太多了,多不好意思。
這個鏡頭,其實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有的電影我們不愿買賬。
因為他們太膈應人,太不接地氣,根本不了解中國人在情感表達上的含蓄矜持,純粹為煽情而煽情,弄得大家都不自在。
很多大導演的影視劇中,與長輩告別一定是抱頭痛哭,情侶分別必須抱在一起護啃。
這些都不是我們日常會有的行為,過完年離開父母的時候,你會抱著父母痛哭流涕嗎?
簡單的一句:爸、媽,我走了!才是我們熟悉的表達方式,委婉、含蓄,一切盡在不言中。
《哪吒2》中那些宏大、細微、親切、內斂的中國文化元素,給我們帶來了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它摒棄了西方視角的“文化”輸出,以本土化、日常化的敘事方式,贏得了我們的共鳴和認可。
02 是科技的力量嗎?
外國貨貴、進口貨好,這些崇洋媚外的思想烙印,至今仍然留存在一些人心中;
《哪吒2》已經成為了中國動畫電影工業的一個里程碑。
它的技術難度不僅體現在龐大的制作體量上,更在于對復雜特效、物理模擬、多團隊協作及前沿技術的突破性應用上。
1.特效鏡頭數量與精細度
影片包含超過1900個特效鏡頭,特效元素總量達1萬多個。
例如,“洪流大戰”場景涉及2億多個角色動態模擬,通過粒子系統呈現海浪般的千軍萬馬翻涌效果,需解決粒子指揮難、東方美學融合及高精度渲染三大難題。
2.物理引擎與實時演算
影片采用NVIDIA Flex實時物理演算系統,精準模擬火焰的流體動力學效果。
例如哪吒的火焰槍在戰斗中的燃燒、空氣扭曲等細節;這些技術不僅需處理海量數據,還需在物理規律與藝術表現間找到平衡。
3.動作捕捉與生物力學模擬
角色動作的流暢性依賴高精度慣性傳感器陣列(如Vicon光學捕捉系統)記錄真人演員動作,并通過物理引擎驅動的骨骼系統模擬人體柔韌性。
例如哪吒的騰空翻轉、揮槍等動作。
4.虛擬環境的預演與協調
利用虛幻引擎搭建的實時虛擬制片系統,導演團隊在VR環境中調整天宮場景的光影與鏡頭角度,確保最終畫面的宏偉細節。
5.跨公司分工與資源整合
特效制作涉及數十家團隊分工協作:可可豆動畫主導核心內容,BaseFX負責龍王出場場景,泥丸星完成“洪流對撞”特效,Morevfx(《流浪地球》團隊)制作殷夫人特效,華強方特則處理水體計算。這種分工需嚴格統一技術標準,避免風格割裂。
《哪吒2》在技術上的突破遠不止這5處,它標志著中國電影工業從“手工作坊”向“重工業體系”的成功轉型。
長久以來在諸多技術領域,我們都處在落后狀態,從早期的家用電器,工廠設備,到武器裝備、飛機輪船,我們都遠遠落后于美西方。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們被八國聯軍掠奪,又遭到日本侵略。
老一輩憑借不屈的抗爭精神和勇于奉獻的犧牲精神,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
但解放后一窮二白的局面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我們依然落后著。
科技的落后,讓我們遭受了近100年的屈辱;
但不屈的我們,通過頑強的拼搏,不斷地縮小著與美西方在科技上的差距,這里面離不開一代代為之嘔心瀝血的奮斗者。
如今,我們的家用電器、工廠設備,基本實現了國產,并且技術和品質上并不比“進口”差。
我們先進的軍事裝備:殲-20、福建艦、無人機、核潛艇、機器狗,有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甚至已經略有領先。
許多方面,我們都在不停地追趕,比如芯片、光刻機等等。
我們托舉著《哪吒2》在票房上的追趕,是把它當成了一個載體。而我們真正期待的,是中國在科技領域,盡快追趕、甚至超越美西方。
03 是精神的力量嗎?
洋煙、洋火、洋酒、洋車,那些帶著“洋”字的老物件,壓彎了幾代人的脊梁;
《哪吒2》用為我們上演了一場視覺盛宴,同時也讓我們享受了一頓精神大餐。
這部電影給不同的人,都能帶去很多不同的感觸:有親情、友情;有成功、失敗;有認命、抗爭;也有正義與邪惡。
比如:父母眼中的孩子,有時乖巧、懂事的好似靈珠附身的敖丙,可有時候卻是叛逆、搗蛋的魔丸哪吒。
再比如申公豹,雖然是一個大反派,但卻有情有義,讓人恨不起來。
影片中他一直在隱瞞自己的惡行,不想讓弟弟知道自己所做的壞事,更不想讓弟弟走上自己的老路。
于是在臨別一刻,他是把仙丹全給了弟弟。弟弟知道這是哥哥的心血,不肯接受。
但申公豹卻用一句中國式的玩笑,撒了個假到不能假的謊言:哥吃不慣這個……
這些微小的精神力量,會讓你感同身受。而電影從始至終體現的抗爭精神,則能讓你熱血沸騰。
影片中申公豹家族沒了活路,他選擇了造反;
龍族勤勤懇懇,卻無法成仙,還要面臨亡種的危機,所以也反了。
哪吒更是如此,本來已經成功上岸的他,為了心中的公平正義,拒絕了做天庭的工具人,并與之斗爭。
正如他所說:什么妖、什么仙,其實都是仙界糊弄世人的把戲。
我們的文化里,這樣的神話還有很多,像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鬧天宮,都是奮起抗爭的故事。
五千年文明史,最主要的旋律也是反抗和斗爭。
夏、商、周、秦、東漢、西漢……歷朝歷代,每當統治階級出現問題,致使社會出現嚴重不公、底層百姓活不下去的時候,底層百姓便會激發出反抗和斗爭精神。
這個精神,也是《哪吒2》貫穿始終的主題。
有人說這種精神是落后的,激進的,不值得提倡的,避雷針不敢茍同。
就拿我們的仇敵日本來說:他們天皇傳承了126代,至今2000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反抗和造反。
但這樣就好嗎?底層的民眾就幸福嗎?
了解日本的朋友會知道,日本至今依然可以通過姓氏來定義人的高低貴賤。
我們熟知德川、安倍、加藤、村上等的姓氏,就是日本的貴族姓氏。
再比如,發動侵華戰爭時,他們提出的“大東亞共榮”的口號。
由此我們便可得知,他們對中國百姓的抗爭精神缺乏了解,以為只要消滅了我們的軍隊,便可以統治我們的人民。
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精神屬性,所以不了解這種精神的強大。而歷史的事實也證明,恰恰是我們民族的這種精神屬性,才讓我們最終打敗了各方面都優于我們的日本鬼子。
而如今日本淪為美國看門狗的現狀,說得好聽點是日本人慕強;
如果說得直白點,那就被美國的原子彈嚇破了膽,再加上骨子里沒有反抗的精神屬性,結局便只能是心悅誠服地給別人當狗。
反觀我們,從小就接受各種關于抗爭精神的教育。
語文課本上的種種農民起義、歷史書上每個朝代的覆滅、消亡,都是抗爭精神的體現。
老師們會為我們講解事發原因,講述細節過程,總結成功經驗,分析失敗教訓,讓我們有所感悟。
抗爭,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是我們不屈的精神屬性。
《哪吒2》用一部電影喚醒和強化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民族精神烙印,為我們的抗爭精神注入了新的力量。
文化、科技和精神力量,都是外在的表象
憑什么票房榜單上都是外國的電影,要讓中國的電影登上榜首,這是我們心中的聲音。
而真正在背后托舉《哪吒2》票房攀升、不斷沖擊全球紀錄的:
是我們希望這部來自中國的動畫電影,能夠被全世界看到的期盼!
這種期盼之下,是我們對自己民族身份的認同,對身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從甲午戰爭起,我們落后了100多年,也跪了100多年。
洋煙、洋火、洋酒、洋車,那些帶著“洋”字的老物件,壓彎了幾代人的脊梁;
外國貨貴、進口貨好,這些崇洋媚外的思想烙印,至今仍然留存在一些人心中;
對洋人諂媚,對自己人刻薄,一些人的眼睛和精神上,還帶著西方美好的濾鏡;
文化上,他們入侵我們的教育系統,丑化了我們的形象;
科技上,他們限制我們的高校、禁售我們光刻機和芯片;
經濟上,他們各種圍追堵截,長臂管轄、制裁和貿易戰;
軍事上,他們三層島鏈封堵,幾十個軍事基地虎視眈眈;
有些人,跪久了,不想站起來;
但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再惡劣的境遇,都不能澆滅我們骨子里抗爭的精神屬性。
跪不下去,那就拼命地站起來!
《哪吒2》因為自身的優秀,獲得了承載我們希望的機會,換作是其他任何一部國產電影,如果能達到哪吒今天的成績,我們也同樣會盡力托舉。
你我貢獻的那一兩張電影票,看似是在托舉一部電影。
可實際上,我們共同托舉的,是每個中國人想要站起來的小小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