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一名教師疑性侵學生致其長期抑郁后自殺,那么如何察覺身邊的未成年人可能有類似經歷?
最近,廣西百色一名教師疑性侵學生致其長期抑郁后自殺,那么如何察覺身邊的未成年人可能有類似經歷?如果發現存在問題又該如何提供幫助呢?澳門都市報法律顧問葛樹春對此進行了深度解讀!
葛樹春認為,在廣西百色這起案件里,女生的遭遇和女生的離世給我們許多人尤其是有女孩子的學生家長們敲響了警鐘。生活中,我們得留意身邊未成年人尤其是我們自己的孩子,看他們有沒有類似經歷。
比如孩子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不愿和人交流,以前活潑開朗,現在卻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這就得小心。還有情緒上,要是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崩潰、大哭大鬧,或者經常表現出害怕、焦慮,尤其是提到某個老師、熟人就特別恐懼,這可能有問題。學習上也會有變化,原本成績很好,突然一落千丈,對學習完全沒了興趣,甚至抗拒上學,這些都可能是受到侵害的信號。
如果發現這些情況,我們要趕緊行動,最關鍵的就是先問清楚孩子到底怎么了,確定遭受侵害之后第一時間報案!別猶豫,別害怕得罪人也別怕沒面子。很多時候,大家覺得先私下解決,或者怕影響孩子名聲,就不報案,結果往往讓壞人逍遙法外,孩子還可能受到二次傷害,甚至喪失了取證的最好時機。只有報案,讓警察介入調查,才能用法律的力量保護孩子。警察有專業的調查手段,能收集證據,把壞人繩之以法,給孩子一個公道。
當然,除了報案,葛樹春認為我們平時也要多關心孩子。找個孩子信任的人,比如媽媽、好朋友,耐心地和孩子聊,讓孩子知道不管發生什么,大家都會支持他、保護他,鼓勵孩子把心里的委屈說出來。還可以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幫孩子疏導心里的創傷,慢慢走出陰影。平時和孩子多多交流溝通,讓孩子愿意將自己的“小秘密”告訴我們!
葛樹春強調,當然,學校更要加強對老師的監管,不能只看教學成績,品德考察也得跟上!家長要多和孩子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關部門也可以多組織活動,宣傳保護未成年人的知識。對于此事你怎么看?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