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可能是全球最后一個進入民用噴氣式航空工業俱樂部的國家
搞民用航空工業有多難?
中國商飛成立于2008年5月11日,到今天已經馬上就17年的時間了。
我們看下2024年全球四大企業的交付量數字
第一名空客交付了766架;
第二名波音交付了348架;
第三名巴航工業交付了73架;
第四名中國商飛交付了47架。
也就是說,2024年中國商飛交付量是巴西航空工業的64.4%,是波音的13.5%,是空客的6.1%。
雖然可喜可賀,但是依然只有波音空客大約十分之一的水平。
加拿大龐巴迪現在已經不再做噴氣式民航客機,他現在是專注的做公務機了。
你沒有看錯,民用航空工業是如此之難。
就算是中國這樣的世界制造業大國,可以說是舉國之力的去支持中國商飛研發生產民用噴氣式客機,用了17年的時間產量也還沒有趕上波音和空客,甚至還沒有趕上巴西航空工業。
實際上如果我們不是從中國商飛成立的2008年5月開始算,而是從ARJ21飛機立項的2002年4月開始算,到現在已經23年的時間了。
這可以看出這個工業的門檻之高,難度之大,所以說在未來在中國很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后一個進入民用航空工業俱樂部的國家。
另外俄羅斯其實也可以生產制造民用噴氣式客機,其歷史產量比中國還高的多,普京乘坐的專機就是俄羅斯國產的伊爾96系列中的伊爾-96-300PU,下圖來自參考消息轉載俄媒的報道,普京專機經過特殊改造,造價約5億美元。
俄羅斯的民航客機明星機型--圖154,1968年首飛,維基百科上說到2013年停產時總共生產了1026架,并出口到了鄰近的多個國家,連中國都買了30架作為民航客機使用。
中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空難,就是1994年6月西北航空的一架從西安飛往廣州的圖-154M失事,死亡160人。
實際上著名的2010年4月波蘭總統夫婦空難遇難事件,當時波蘭總統也是乘坐的波蘭空軍的圖-154M客機前往俄羅斯參加卡廷慘案紀念活動。
另外俄羅斯還有蘇霍伊制造的SSJ-100客機,2011年4月交付了首架,到2022年底累計制造了229架,交付了超過200架,不過由于俄烏戰爭爆發后,受到西方制裁得不到零部件供應,這幾年生產停滯了,當然俄羅斯在努力搞零部件國產化替代,并且重命名為SJ-100,意思是這是國產化的民航客機。
不過我覺得俄羅斯要想造出一款高可靠性的,有商業競爭力的民航客機,已經可能性極低了。
實際上2023年8月,俄羅斯也承認退出了和中國聯合CR929大型民航客機的計劃。
另外還有被認為工業發達的日本,其研發制造噴氣式民航客機的努力已經失敗了,現在日本已經沒有在研的噴氣式民航客機了。
當地時間2023年3月8日美國華盛頓州,日本的第一架噴氣式客機MRJ(三菱支線客機的英文,后來改名叫SpaceJet)的原型機,由美國品牌卡特彼勒的挖掘機進行拆毀。
MRJ項目日本三菱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發,但研發過程中出現了大量技術問題,最終項目研發投入嚴重超支。
由于日本空域緊張,同時日本本土市場狹小,要收回投資就必須獲得外部市場認證,因此選擇到美國進行試飛,最終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給了MRJ項目最后一擊,2020年5月份該項目已經陷入停滯,事實上終止了。
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2023年2月7日宣布,因看不到未來發展前景,徹底停止噴氣式客機SpaceJet的研發。這標志著日本首款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在歷經15年波折、投入巨額研發經費、后終于以失敗告終。
我當時寫過一篇文章講了日本造不出噴氣式民航客機的原因,簡單的說就是技術能力和經驗缺失,以至于到后期居然任命一個加拿大的白人當首席開發官,研發團隊也大量聘用歐美專家,造成了日本本土團隊和外國研發團隊不斷產生矛盾。
我很早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把航空航天工業稱之為“白人霸權工業”,因為日本和韓國已經在地面跑的汽車,工程機械,在海上航行的船舶制造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但是唯獨在航空航天領域,和歐洲,美國,俄羅斯都差距巨大,即使三者里面經濟能力最弱的俄羅斯,其航空航天水平也高出日韓一大截。
日本在MRJ客機項目失敗之后,以后估計都沒有能力再踏足民航客機研發制造了。
中國雖然可能是最后一個,但卻又會是未來最大的那個,
下圖是中國商飛在2024年3月的供應商大會上的PPT,
其中寫到預計今年產量54架,2026年產量84架,2027年(不要覺得很遠,其實就是后年)會達到110架的產量。
不過老實說,給我更大震撼的還是這張我在網上看到的圖,右下角的水印表明其來自“航旅通訊社”公眾號,不過我翻了公眾號沒找到原文,不然會把原文鏈接附上去。
總而言之,中國商飛2025年的目標是一片天地,這個顯然已經實現了,
而到2029年要三分天下,那顯然就是和空客,波音了;
到2039年要半壁江山,這野心很大啊,要占全球份額的一半?
本來到這里已經覺得很狂了,然后到2049年要造雙層雙通道,超音速,新布局,三通道的客機。
人類曾經造出過超音速運營的協和式民航客機,1976年1月首次商業飛行,但是因為成本高,總共就只有14架投入商業運營,并且在2000年7月在巴黎市郊發生了一次空難,飛機上109人遇難,導致協和式客機在2003年11月26日最后一次商業運營后已經停飛了,現在全球都沒有超音速運營的民航客機。
現在全球也沒有三通道的民航客機在運營。
看來我國是要實現人類航空運輸速度和運量的進一步提升。
而再下一步就更狂了,中國商飛居然要搞星際客機,這是啥意思,從地球開通民航航班往返月球基地,還是從地球往返近地軌道?
老實說,即使只是后者,也足夠讓人感覺激動了,畢竟從太空俯瞰地球,是多少人的夢想啊。
這雖然看起來像畫的一個餅,但是我總是感覺中國能把它實現的,而且只要我活的夠久,我覺得我有希望能看到這一天。
最后,給深圳的半導體產業招商打個廣告,
現在杭州因為deepseek,宇樹科技等年輕人創立的新銳公司而比較火爆,
但深圳也在努力的發展基礎產業,目前深圳的集成電路產業已經在深圳東部的坪山新區形成了集聚的態勢,中芯國際,富滿微電子,鵬新旭等140余家集成電路企業落戶,并且布局了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超滑技術研究所、深圳技術大學集成電路與光電芯片學院兩大微納工藝加工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
為了進一步做大深圳集成電路產業,現在坪山區在坪山的核心地段打造了一個深圳東部電子科技軟件谷, 計劃引進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入駐,除了提供各種現代化辦公空間場所外,
還在園區內設有專門的企業服務中心,提供工商注冊、法律咨詢、財務規劃等一系列增值服務,幫助企業快速落地和發展。
同時還準備了針對企業和個人的補貼配套政策,除此之外還準備了超過2000套人才公寓。
具體情況和聯系方式可以看今天的公眾號二條文章。
坪山我以前是比較熟悉的,但后來因為長期不在深圳,去的很少,我今年一月份去走了一趟,挺吃驚的,跟10年前相比整個面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印象中的很多地方可以說完全認不出來了,修的漂亮多了,同時還修了不少綠道和公園,下圖就是我在周末的坪山某公園拍攝。
這里房價也不高,二線城市房價水平,附近的馬巒山有多條山野徒步路線,可以直接走到鹽田海邊,坪山往東到大鵬半島更是深圳徒步愛好者的天堂。
現在有了14號快線到市區速度也比以前快多了,如果在這里有產業和工作崗位,相信很多優秀人才都是愿意在這里生活居住的。
深圳技術大學就在坪山,再遠一點還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實際上 比亞迪總部也 在坪山,集團 一年光 是應 屆生招聘都有一兩萬有時 甚至 兩三萬人,整個集團本科學歷以上員工有十幾萬人, 我 估 計光是比亞迪 一家 就有超過 兩 萬名985 /211人 才 居住 在坪山區域 了 。
往期文章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