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編輯| 劉漁
元宵節這一天,古茗正式赴港上市,但從首日股價表現來看,古茗并沒有帶來驚喜。
古茗以每股9.94港元作為發行價登陸港股市場,開盤后一度觸及10.4港元高位,隨后回落至收盤價9.30港元,下跌6.44%,總市值達216.92億港元。
當然了,盡管古茗的股價下跌了,但其市值規模仍超過了同行——根據港交所數據,古茗當日市值是奈雪收盤市值的12倍有余,也較茶百道高出116億港元。(事實上,奈雪的市值已經只有20多億港元了)
當然了,剛上市企業的市值并沒有太多參考意義,古茗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股價表現,或許才代表著市場對這家公司的真實看法。
這些新茶飲品牌的上市也是一言難盡,破發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如今,“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自2021年上市以來,市值蒸發超93%;第二股茶百道也在2024年4月上市后一路下跌。
古茗如今再次破發,顯然意味著新茶飲行業依舊不受資本熱捧。
我們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古茗幾乎所有收入都依賴加盟模式。根據招股書披露,2021年至2023年間,古茗來自加盟店的收入占比始終維持在97%以上。
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的9778家門店中,僅有7家為直營店,直營店銷售收入僅為0.1億元,對于古茗的營收大盤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高度依賴加盟的模式帶來了門店的快速擴張,但也埋下了不少隱患。
對加盟商而言,開一家古茗店的門檻并不低。招股書顯示,新加盟商需要準備至少25.5萬元的前期總預算,其中加盟費就要9.88萬元,這還不包括店面租金。
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其單店經營指標卻正在惡化。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現有加盟店的單店日均GMV下滑4.4%,新開店的降幅更達到10.3%。加盟商流失率也從2021年的6.2%持續攀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1.7%。
事實上,整個新茶飲行業都不算景氣。根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2024年新茶飲行業出現關店潮,一年內新開近13萬家門店的同時,關店數量卻高達15萬家。
也就是說,新茶飲市場其實在進行存量競爭,肉搏戰已經開始。如果有某個品牌在快速擴張、大量新開門店,那必然就有某個品牌的快速收縮,大量閉店。
值得注意的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古茗依然展現出了不俗的業績。灼識咨詢報告指出,按2023年GMV計算,古茗以9.1%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二,僅次于蜜雪冰城的20.2%。
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古茗實現營收76.76億元,凈利潤10.96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繼續保持增長勢頭,營收達64.41億元,凈利潤11.20億元。
古茗的上市定價策略,也顯示出其還算頗有信心。與茶百道17.5港元的發行價相比,古茗雖然定價較低,但仍選擇了招股區間的上限9.94港元。
同時為了增強市場信心,古茗引入了包括騰訊、美團龍珠在內的5名基石投資者,總認購額約7100萬美元。此外,古茗還承諾在上市后向新老股東分派不少于20億元特別股息,試圖降低拋售壓力。
然而,在整個行業激烈競爭的背景下,古茗目前的經營壓力顯然不小。
招股書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多個經營指標出現下滑,包括單店GMV、單店日均GMV、單店售出杯數等。
這種壓力在茶百道身上其實表現得更明顯,茶百道2024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9.96%,凈利潤更是大幅下滑59.9%。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品牌仍在排隊等待上市。
有意思的是,喜茶已于2月10日宣布暫停加盟計劃,并在內部信中指出"新茶飲行業的數字游戲已經結束,低價內卷、規模內卷毫無意義"。(詳見《》)
但我們認為,喜茶的暫停加盟計劃,只是因為它在招商加盟的競爭中落敗了下來,因此以“拒絕無意義內卷”的說法體面離場而已。
蜜雪冰城、古茗、瑞幸、庫迪都證明了加盟模式的成功,只是新茶飲走到今天,行業格局幾乎已經確定了,接下來就是一場殘酷的出清過程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 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