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信息時代,各行各業都對計算機領域的人才有著大量的需求,所以最近幾年計算機專業很火。為了給廣大考生提供一個參考,筆者將前不久發布的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計算機科學位列世界前600位的53所中國高校名單整理了出來,制作了表單。
1)
我們看到,內地高校在榜單中占據主導地位,53強中有37所來自內地,顯示內地高校科研體量的快速擴張。在榜單中,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以全球第12位的名次力壓清華大學,榮登榜首。
清華大學的強項是工科,該校在建筑、土木、水利等傳統工科領域優勢明顯,如建筑學院的建筑設計課程,在國內處于頂尖水平;電子信息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等專業在科研成果轉化和與企業合作方面表現突出。在計算機領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向也有豐碩的研究成果。
而北京大學的強項是理學,以及人文社科等領域,該校的哲學、歷史、文學、考古學等學科在全球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和醫學都非常強。但工學似乎比不過清華,因此在計算機科學榜單上名次超過清華,許多人表示不理解。
其實北京大學在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實力也是頂尖的,尤其在自然語言處理(NLP)等方向,全球一流。其人工智能實驗室在NLP領域多次斬獲國際頂會獎項,學術論文引用量全球領先。
當然,單次排名超過清華大學代表不了什么,清華大學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基本不會受這次排名的影響。事實上,工科見長的清華大學這些年聚焦量子計算、類腦芯片等前沿技術,與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企業開展了緊密的合作,取得了諸多突破,成果轉化率高達35%。
2)
總體來講,中西部地區高校的排名表現不如東部高校,但與去年發布的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相比,部分中西部知名大學的進步還是非常明顯的。像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排名從去年的全球第301-400位上升到今年的第201-250位;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排名就從去年的全球第201-250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01-125位。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科技大學等地方院校表現強勁。南方科技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前200名,成為榜單中的“黑馬”。該校依托深圳的產業優勢,聚焦AI芯片和自動駕駛技術,與眾多知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在應用研究領域快速崛起。
但有些高校就不那么實在了,它們過度追求論文數量和國際合作,忽視了本土產業需求。例如某頂尖高校在量子計算領域發表大量論文,但其成果轉化率不足10%。而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等地方院校通過與本地企業共建實驗室,直接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數字化轉型,這種“接地氣”的模式更值得推廣。
話說回來,泰晤士高等教育學科排名并非是衡量大學學科實力的唯一標準,大家只能參考著看。作為高校,在沖刺排名的同時,更需平衡基礎研究與應用創新、國際影響力與本土貢獻。未來,隨著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突破,中國高校將在全球科技格局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我們要做好準備。
今日話題:你認為還有哪些計算機科學實力很強的高校沒有上榜?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