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是中國最大的內需,這一觀點若無法在社會上達成共識,我們將在錯誤的道路上付出更多代價。
買房是老百姓最大的內需,也可以說房地產是中國內需最大的訂單,倘若不能達成共識,我們就會持續承受代價。
為何 2025 年比 2024 年還艱難?
主要源于兩件事。
其一,房地產上下游提供了近 1 億的就業崗位,其中直接就業 5000 萬個,帶動就業 1 億多個。
其二,過去三年,中國房地產市值下跌了 20% ,下跌幅度達 18 萬億美元,即 130 萬億,市值從 450 萬億降至 320 萬億,甚至可能更多。
經濟學原理和常識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收入是另一個人的支出,一個人的利潤是另一個人的虧損。
在沒有增量財富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收入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
房地產上下游這一億人的收入,會轉化為在淘寶、餐飲店、美容店、車輛、出國游、孩子教育等方面的支出。
然而,如今這近一億人,收入要么全無,要么大幅減少,導致與之相關的兩三億人的支出也隨之消失。
所有人的財富在減少,但負債卻并未減少,負債具有剛性,而財富是彈性的。
房地產市值跌了 130 萬億,平均到每個人身上約 10 萬元。
過去兩年我們的日子不好過,就是因為 5000 萬直接從事房地產行業人員的收入減少甚至消失,進而使得延伸的將近兩三億人的支出也沒有了。
這 5000 萬人直接就業的收入,是街邊小店、淘寶天貓、美容院、孩子教育補習班等各行業的收入來源。
所以,再強調一遍:房地產是中國最大的內需,這一觀點若無法在社會上達成共識,我們將在錯誤的道路上付出更多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