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7年春季,整個珠三角流域皆遭明清戰爭截成兩段。其中,以佟養甲、李成棟為首的清軍占據北部,與南方的明軍殘部形成對峙。雙方反復拉鋸,直至東莞易手才稍稍分出勝負。
盡管交戰時間不長,這座縣城還是給南下清軍造成過巨大麻煩。甚至十分罕見的強拉外援加盟,將大批南粵土著和澳門葡人編入隊伍。這才得以取得突破,從而短暫穩固住全省局勢。
明清時期的廣州風貌
早在4月初,以漢八旗為主心骨的清軍占據廣州。由于兵力嚴重不足,一度只能在省城保留下400預備隊,依靠臨時收編的黑人雇傭兵維持局面。余下部眾皆四處分散,追趕剛剛登基的永歷帝朱由榔向西運動。
廣東一度是明清兩朝的拉鋸前沿
另一方面,剛被撲滅的南明紹武政權,仍有殘部盤踞于珠江下游。盡管在意外突襲中丟失首府,連帶著損失掉不少軍備輜重,依然能動員起大量海賊策動反撲。乃至截斷物流供應,險些在這片富庶區域制造人為饑荒。幸虧有鄭芝龍出資組建的水師投誠,才勉強確保航運暢通,苦撐到大將李成棟率主力由桂林前線趕回。
八旗軍雖然驍勇 但數量往往只夠擔任督戰隊
諷刺的是,那些原先生活在珠江下游的南粵土著,曾因明朝中期的反叛而被大量屠殺。故而將至關重要的出??诠笆肿層陂}南系實力,轉而集中到中上游區域抱團。于是,作為新來者的清軍積極慫恿他們協同,與堅持明朝正朔的外省武裝進行角逐。若非這些城郊宗族勢力送糧、出兵,僅憑佟養甲的少量人手根本扛不住兩次大規模反攻。
明末清初的順德 一度是養蠶重鎮
與此同時,數萬南明水陸軍轉移到更下游位置布防。其中的小股先鋒駐屯于佛山順德城,而真正主力選擇在對岸的東莞休整。李成棟則借用鄭芝龍留下的50艘槳帆船艦隊,搭載自己挑選出來的滿漢精兵出擊。哪怕左右部曲皆不習水性,對駕船技藝不得要領,還是能征用土著來代為操作。先是用不管不顧的沖鋒戰術,逼退有100艘船組成的攔截艦隊。繼而又躲過火船偷襲,將停留在岸邊的敵船悉數焚毀。
清軍憑借本地水手協助 橫行于珠江中上游
雖然守軍拼死抵抗,兩次挫敗清軍的大規模攻城,還是因傷亡過重而主動撤退。出于泄憤需要,嗜殺成性的李成棟下令屠城,將原為桑蠶重鎮的順德徹底摧毀。接著將屠刀瞄準周圍鄉村,連續禍害十個村鎮,根本不追問對方是否有支持南明。但作為真正威脅的海盜船隊,始終在珠江上進進出出,每摧毀1艘船就可能引來30艘新援。
相較于順德 東莞的城防級別高出不少
此后,位于航道東岸的東莞成為兩軍爭奪焦點。由于位置緊要,這里自洪武時代起就構筑有堅固城墻,長期儲存有充沛的糧秣供應。在紹武政權的海盜接管后,又為即將面臨的大戰修建出更多工事,包括小型炮臺,以及眾多密密麻麻的雉堞與射擊孔。舊城墻有幾個地方從上到下打開口子,安上幾層支架,且每層都放置大小火銃。
保存至今的東莞迎恩門 高度可達16米
當年5月,經過重組的近萬名清朝水陸軍開拔南下,準備動用最大兵力來快速結束戰斗。奈何嶺南地區的先遣隊缺乏重炮等攻堅利器,只能以相當原始的人海沖鋒加以彌補。結果自然是在多層火力的伺候下損失慘重,縱使主帥親臨城下也無濟于事。一些散兵游勇逼近炮臺,以為能利用視角位置避開打擊。豈料剛剛冒頭,又被鋪天蓋地的子彈和箭矢傾泄到頭上。很快就尸橫遍野,塞滿城墻腳下的濠塹工事。稍后展開的類似行動,同樣以相同劇本結束。除浪費時間與喪失人馬外,幾乎沒有對東莞的南明支持者造成任何損害。
明軍的各類土造火器 在近距離防御中有較大威力
正因如此,李成棟急忙向坐鎮廣州的佟養甲求援。除要求補充更多兵丁填坑外,還不忘提及能攻破城的大炮,以及到澳門強征專業射手。事實上,彼時的葡萄牙人還在明清間舉棋不定,只好取兩頭效忠的笨辦法。他們既有遵從先前傳統,向遠在桂林的永歷皇帝貢獻300雇傭軍,亦有派出8-10名專業炮兵到東莞前線報道。隨之而來的幾門紅衣火炮,遂成為扭轉戰局的決定性兵器。
迫于清軍壓力 葡澳當局只能派遣炮兵助陣
起初,李成棟命令葡萄牙炮兵重點轟擊城墻,不久便轟開一個缺口。南明守軍亦有開火回擊,但手頭僅有弗朗機級別的中小型號,絲毫不能對清軍陣地造成威脅。只能坐等對方蜂擁而至,再集中兵力予以迎頭痛擊。甚至追著部分敵人沖出城墻,逼他們逃回船上保命。
南明守軍的武器 無法回應紅衣大炮轟擊
于是,清軍調整策略,將第二輪火力準備的重點聚焦于守軍炮臺。由于歐洲火炮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操縱者又有更加科學的校準技巧,很快就將城頭的幾個炮位擊毀。接著重新裝填彈藥、調整角度,逐個點名余下的明軍炮位。后者雖心有不甘,終究對堪比鴻溝的差距無可奈何。甚至氣勢大泄,主動派使者前來交涉。
眼看守城無望 東莞的明軍選擇主動放棄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這批忠于明朝的海盜同意交出城市控制權。作為交換條件,自己則將不受打擾的安全撤離。李成棟為迅速占領東莞,便欣然同意給對手一條生路,命令麾下的滿漢士兵原地待命。倒是守軍疑心深重,磨蹭到夜間才摸黑跑路。全城能攜帶武器的人都被裹挾而去,只留下傷員、老人和婦孺聽天由命。
清軍雖然獲勝 卻只得到一座空城
次日,急不可耐的清軍沖入東莞,發現自己占領的只是一座空城。由于是協議投降,李成棟沒有對幸存者大開殺戒,繼續按慣例將怒火轉嫁到周圍村鎮。許多未被戰火直接波及的村舍,便在勝利者的掃蕩中化為煉獄。對于這位原籍陜西的草莽屠夫而言,這般行徑不過是伴隨其終身的常規操作。
無論如何,東莞陷落預示著南明紹武政權的抵抗失敗。在贊助者被俘、君主遭處決的不利情況下,他們的表現足夠頑強,也為閩南本部的鄭成功和北方的永歷帝爭取到足夠時間。奈何全方位的差距過于顯眼,幾乎難以靠意志、謀略和士氣予以磨平......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