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在一聲尖銳的“射擊”令下,一個5歲的孩子應聲倒地,他拼命朝爸爸媽媽爬去,然而,還沒等他靠近,第二聲槍響緊接著響起。抗日英雄小金子,生命永遠定格在了五歲......
1932年3月,小金子的父親王鳳閣變賣了家中所有的家產,在遼寧民眾自衛軍第十九路軍的旗幟下,舉起了抗日的大旗,成為了一名堅定的抗日義勇軍將領。
小金子從懂事起,就跟著父親在槍林彈雨中穿梭,見證了太多的戰爭苦難與侵略者的暴行。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之下,年幼的他心中早早便萌生出反抗侵略的種子。
1937年春天,在一次激烈的戰斗中,王鳳閣率領的部隊遭到了日寇的重重包圍。
敵人來勢洶洶,王鳳閣等戰士奮力抵抗,直到彈盡糧絕。
王鳳閣帶著妻子和年幼的小金子,不幸被俘。
一家三口被抓后,日寇每天都會派人來審問王鳳閣,試圖從他口中得到抗日義勇軍的情報,可每次都被王鳳閣憤怒地痛罵回去。
于是,日寇又將算盤打到了小金子身上,妄圖以孩子脅迫王鳳閣就范。
然而,別看小金子是個五歲孩童,卻與父親一樣,鐵骨錚錚。
日寇拿出餅干、糖果,試圖用這些小孩子喜愛的東西來哄騙他。
可小金子卻憤怒地將這些食物打翻在地。
他大聲對日寇說:“我不吃日本鬼子的東西!我寧死不吃亡國飯!”
此情形令日寇大為驚愕,他們未曾料到,一個年僅五歲的孩童,竟懷有如此大義。
獄中的生活十分艱難,可年幼的小金子受盡折磨,也沒有對日寇屈服。
1937年4月15日,天還未亮,牢門被粗暴地打開。
幾個日本兵手持長槍,大聲吆喝著,將王鳳閣一家三口驅趕到牢房外。
三人被繩索緊緊捆綁,只能緩慢地挪動腳步。
他們被押上一輛破舊的卡車,卡車一路顛簸,開到了玉皇山下柳條溝口刑場,三人被推搡著下了車。
周圍是荷槍實彈的日本兵,他們將三人圍在中間,地上滿是泥濘,小金子的布鞋很快就被浸濕。
隨著一聲令下,日本兵齊刷刷地舉起了槍,那黑洞洞的槍口直指向他們。
小金子下意識地往父母身邊靠了靠,雙手緊緊攥著衣角。
隨著一聲尖銳的“射擊”令下,第一聲槍響驟然打破死寂。
小金子瘦小的身軀被沖擊力狠狠撞倒,膝蓋與手掌在粗糙的地面上劃出一道道血痕。
他顧不上疼痛,咬著牙,雙手用力撐地,拼命朝著倒在不遠處的爸爸媽媽爬去。
小小的胳膊快速擺動,濺起地上的泥水,混合著血水,弄臟了他破舊的衣衫。
然而,還沒等他靠近,第二聲槍響緊接著響起。
這一槍擊中了他的后背,小金子的動作瞬間停滯,小小的身體向前撲了出去。
他的雙手還保持著前伸的姿勢,似乎只要再努力一點,就能拉住爸爸媽媽的手。
他的眼睛還睜著,望向爸爸媽媽的方向,可身體卻再也無法動彈。
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五歲。
參考資料:
網易新聞《他犧牲時只有5歲,卻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