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董監高薪酬整體下降,高薪區間人數減少顯著
《中國科技投資》李璟
近期,各大險企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董監高薪酬也隨之浮出水面。數據顯示,在政策管控與市場環境雙重壓力下,保險行業董監高薪酬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高薪區間人數減少顯著。
與2023年同期相比,年薪超過500萬元的“董監高”企業數量從10家縮減至5家,高薪占比減半。與此同時,國資險企與合資、外資險企之間的薪酬分化也愈加凸顯,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高薪企業縮減
高管年薪集中于中等區間
截至目前,約110家保險公司公開了其董監高薪酬情況。整體來看,多數保險公司董監高年薪集中在100萬-500萬元區間,占比約六成。而相比之下,董監高年薪超過500萬元的險企僅剩5家,包括民生人壽、華泰人壽、大都會人壽、中宏人壽和美亞保險。尤其是華泰人壽與民生人壽,董監高最高年薪分別達574.58萬元和535萬元,成為行業榜首,2023年,位居榜首的也是華泰人壽。
然而,這一高薪比例與2023年同期相比顯著下降。2023年,有10家險企的董監高年薪超過500萬元。
僅一年時間,高薪企業數量減少了一半。
值得關注的是,薪酬分布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化傾向:一方面,少數外資、合資險企董監高薪酬持續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國資背景的保險公司薪酬則普遍較低。例如,三峽人壽、國元農險、中國鐵路保險等國資險企的董監高年薪均低于80萬元,部分甚至低于50萬元。
保險行業薪酬下降的現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政策導向到市場環境,從企業定位到行業競爭,均對薪酬分配產生了深遠影響。
近年來,國家對金融行業薪酬的管控逐步加強,特別是在國有企業及國資控股背景的金融機構中,限薪政策對薪酬分配的影響尤為明顯。早在2022年,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合理控制崗位分配級差,強調薪酬分配向基層員工傾斜。這一政策直接限制了國資背景保險公司高管的薪酬水平。
例如,三峽人壽全體董監高年薪均在50萬元及以下,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這種薪酬管控不僅與政策要求相關,也體現了國資企業注重薪酬公平性和穩定性的特點。這類企業更看重社會效益及普惠性服務,而非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薪酬水平相對保守。
此外,薪酬分布的分化,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的背景和定位息息相關。合資險企和外資險企由于國際化運營背景,薪酬體系更趨向市場化,注重績效激勵及高管吸引力。
合資、外資險企為何獨占高薪榜?
數據顯示,薪酬超過500萬元的董監高主要集中在合資和外資險企中。華泰人壽、大都會人壽、中宏人壽和美亞保險等合資、外資險企的董監高薪酬均超過500萬元,其中華泰人壽董監高最高年薪為574.58萬元,位列行業第一。而地方國資和大型央企控股的險企高管薪酬普遍較低,多數低于100萬元。
相比之下,地方國資險企如三峽人壽,其所有董監高年薪均低于50萬元,國元農險和中國鐵路保險的最高年薪也低于80萬元。
合資和外資險企往往由國際保險巨頭控股或參股,其薪酬體系具有鮮明的市場化特點。例如大都會人壽是美國大都會集團在中國設立的合資公司,中宏人壽則由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控股。這些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競爭,為吸引優秀管理人才,薪酬體系通常向國際市場看齊。
合資和外資險企更加注重績效導向,其高管薪酬通常與公司經營業績直接掛鉤。這種激勵機制不僅能提高高管的工作積極性,還能推動公司實現更高的盈利目標。例如華泰人壽,薪酬體系以績效為核心,其董監高的年薪由基本工資、績效獎金和長期激勵組成。2024年,華泰人壽實現了較高的業務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20%。這一優異的業績直接反映在董監高薪酬上,其最高年薪達到了574.58萬元,位居行業榜首。
合資和外資險企在中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其國際化運營經驗和管理能力。為了吸引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端管理人才,這些公司往往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方案。
不過,盡管合資和外資險企主導了高薪榜,本土險企中也有少數高薪案例。以民生人壽為例,該公司2024年董監高最高年薪達到535萬元,位居行業前列。民生人壽采取了市場化的薪酬策略,其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直接掛鉤。2024年,民生人壽的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5%,市場份額持續擴大,這直接推動了高管薪酬的提升。
薪酬與業績脫節
虧損險企董監高高薪引爭議
保險行業薪酬分配機制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部分虧損企業的高管高薪現象,經常引發廣泛討論。
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一些明顯虧損的險企,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簡稱“董監高”)的薪酬仍處于行業較高水平。根據報告,前海財險2024年凈虧損高達1億元,但其董監高最高年薪卻達到400萬元,遠超行業中位數水平。在所有財險公司中,前海財險的高管薪酬水平名列前茅。然而,這家成立于2016年的中小型財險公司,自成立以來盈利能力一直較弱,2024年的虧損進一步擴大。
此外,申能財險在2024年被列為財險行業虧損最多的公司之一,全年虧損額高居榜首,然而,其董監高最高年薪超過200萬元,仍處于較高水平。作為一家主攻地方市場的財險公司,申能財險在車險承保方面的持續虧損是其業績疲軟的主要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