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突出重圍?
《中國科技投資》張婷 李琬婷
近日,天齊鋰業(002466.SZ)發布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24年凈利潤虧損71億元至82億元,這將是其自2010年上市以來的最差業績。根據2024年前三季度報告可知,天齊鋰業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是100.6億元、-57.0億元、-57.37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分別是-69.87%、-170.40%、-171.87%。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受鋰行業整體環境的影響,天齊鋰業在投資智利礦業化工公司(SQM)時遭遇問題,澳大利亞氫氧化鋰項目也緊急叫停。同時,鋰精礦定價機制的階段性錯配,或暴露了其戰略決策與內部管理的不足。
鋰價下跌中定價機制錯配
隨著全球鋰資源產能的集中釋放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的放緩,鋰市場出現了供過于求的局面,導致鋰鹽價格暴跌。自2023年起,碳酸鋰價格持續下滑,到2024年底已跌至約7.67萬元/噸,較巔峰期下降超過87%。
天齊鋰業虧損的原因,既有市場層面共性的鋰價下跌,也有公司內部管理上的缺陷。天齊鋰業指出,虧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中之一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的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存在時間周期不匹配的問題。
在2023年,泰利森格林布什化學級鋰精礦為每季度定一次價,定價參考鋰產品市場上四家報價機構(Fastmarkets、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S&P Platts和亞洲金屬網)上一個季度的報價,再根據采購量給到兩位股東一定折扣。
五礦期貨數據顯示,格林布什鋰礦2023年第四季度的平均銷售價格為3016美元/噸,上一季度為3740美元/噸(澳大利亞離岸價)。而在2023年第四季度初,鋰精礦的市場價格已是2560元/噸。這種定價方式導致天齊鋰業在采購鋰精礦時未能準確預判市場價格的急劇下跌,導致采購的鋰精礦價格與實際市場價格脫節。
由于鋰精礦定價周期滯后,當市場價格下跌時,天齊鋰業之前采購的高價鋰精礦尚未完全消化,而鋰化工產品的銷售價格卻已隨市場價格下滑,導致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的不同步。高價庫存成為公司負擔,影響了利潤。
對此,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其在子公司泰利森的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存在時間周期不匹配的問題上,反映出公司在內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協調問題。可能的原因包括市場信息獲取和傳遞的滯后、決策流程的效率不高等。此外,公司對于市場價格的預測和應對策略的能力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天齊鋰業可能需要加強內部管理,優化決策流程和信息傳遞機制,提高市場敏感度和應對策略的準確性。同時,公司也需要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庫存和銷售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
此后,天齊鋰業在公告中稱,化學級鋰精礦的市場價格在2024年逐步降低,其向泰利森新采購的鋰精礦價格也隨之下降。隨著新購低價鋰精礦陸續入庫及庫存鋰精礦的逐步消化,公司各基地生產成本中耗用的化學級鋰精礦成本正逐漸貼近最新采購價格,鋰精礦定價機制的階段性錯配也逐步減弱。
從2024年1月起,文菲爾德已將泰利森格林布什化學級鋰精礦的定價機制更新為,按月參考鋰產品市場上四家主流報價機構的平均報價且享有一定股東折扣。該定價機制的調整使鋰精礦采購價格更加貼近市場,但仍然略滯后于鋰鹽整體定價頻率。
投資海外項目或成負擔
公司提到業績虧損原因第二點則是,預計SQM2024年度業績將同比大幅下降,因此公司在本報告期確認的對該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較2023年度大幅下降。
SQM總部位于智利,是全球最大的碘和硝酸鉀生產商,并且是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領先生產商。自2011年起,SQM因稅收爭議向智利法院提起訴訟,最終免除了礦業稅。
2018年,天齊鋰業斥資40億美元收購智利SQM公司,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目前持股22.16%股權,運營著全球儲量最大的鋰鹽湖阿塔卡馬項目。為了達成此次交易,天齊鋰業向中信銀行(601998.SH)牽頭的境內外銀團共借款35億美元。
據年報數據,2018年,天齊鋰業資產負債率增加33個百分點至73.26%。隨后兩年間,天齊鋰業資產負債率繼續上升,并在2020年底達到歷史高點至82.32%。為解決收購SQM帶來的財務危機,天齊鋰業的子公司天齊香港與摩根士丹利簽訂了VPF(可變預付遠期合約)合同,并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澳大利亞礦企IGO Limited(IGO)。
然而,2024年初,智利法院撤銷了免除礦業稅裁決,要求SQM補繳2011至2023年的礦業稅,總額達11億美元,預計將導致2024年虧損8.69億美元。天齊鋰業作為SQM持股22.16%的股東或受到影響,2024年第一季度凈利潤減少約17億元。
與此同時,在智利提出鋰資源國有化的背景下,SQM已于2024年5月與智利國家銅業公司簽署合伙協議,將組建由政府控制的合資公司,預計從2031年開始,SQM不再擁有智利阿塔卡馬核心鋰業務的控制權,而阿塔卡馬鹽湖是全球儲量最大的鋰鹽湖。
天齊鋰業對此表示,SQM未來收益可能發生變化,影響公司在SQM 的投資收益及分紅,同時公司作為其第二大股東的權益將不能得到有效保障,2024年7月末,天齊鋰業全資子公司天齊智利向智利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天齊鋰業的公告顯示,預計公司2024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合計約為21.63億元,預計將減少公司歸母凈利潤約7.7億元,顯著拖累業績表現。其中,澳大利亞的氫氧化鋰項目是資產減值的主要源頭,其中奎納納工廠存貨跌價7億元,二期項目在建工程減值14.12億元。
其中,2024年澳元及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變動導致其匯兌損失金額較2023年度增加。資產減值損失增加主要涉及天齊鋰業澳大利亞奎納納工廠。因澳大利亞奎納納工廠一期氫氧化鋰項目尚處于產能爬坡階段,單位產成品成本相對較高,而同期氫氧化鋰市場價格相對較低。
此外,天齊鋰業于2025年1月23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 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投資建設“第二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 項目”的議案》。
此前,2023年度股東大會中面對SQM正擬開展的“公私合營”問題,蔣衛平表示,這是中國企業國際化“走出去”過程中,很可能遇到的非商業因素考驗。不過,中國企業還是要走國際化道路,對未來充滿信心。然而,當下兩個海外項目均受阻,天齊鋰業的海外化道路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記者就業績下滑、SQM后續進展、鋰周期下行趨勢等致函天齊鋰業,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