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CHENGYI
前天有個姐妹在后臺發了五張聊天記錄截圖。截圖上跟她你來我往的,是一個男生。
他們聊的是女生和男生這兩者之間,究竟誰在感情中比較看重物質。和結婚對這兩個性別而言,到底誰要擔負的責任,或者說誰的犧牲要更大。
雙方各執一詞,據理力爭,互不相讓。
截圖下面跟著女生的問題,她想讓我幫忙看看,對面的人是不是好人,要不要繼續交流下去?
她說她二十八歲了,家里人又催得緊,而她沒有戀愛經驗。如果這個人值得托付,是個不錯的人,她就打算和他結婚。
單憑這幾張聊天記錄,根本無從判斷這個人的人品。亦不能對他整個人下定義,將他歸類為「好人」或「壞人」。更無可得知,他在感情里會有怎樣的表現,是否是能夠共度一生的良人。
因為話語是可以偽裝的,他表達的觀點未必就是他的所思所想。語言闡述某個觀念、某種態度的成本太低了,甚至于不需要成本。
就算這些是他的真心話,那也只是一時的。此一時彼一時,論跡還是論心,你也無法知曉。
所以我說,我可能回答不了她的問題。
如果她真想知道,在情況允許的時候,或許可以把他約出來見一面。見了一面之后,也別著急評判,可以再多些了解和接觸。對他的日常行為多方觀察,留心他的一舉一動所傳遞的信息。
既要遵循你內心的真實感受,也要學會辨別,去偽存真,透過他的表象看見他本質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別只從他的言語上了解他,而要從他的實際行動中分析他的背后含義。
說實話,想判斷一個人是非正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定論的。你得跟他近距離接觸、相處、推拉,還要進一步磨合,很可能還得借助些許自然發生的事情去試探、考驗等等,才會慢慢看清他的性格紋路、三觀脈絡、以及跟你合不合適。
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單靠微信上閑聊幾句,battle幾次,就能得出理想結果的。
兩個素不相識、彼此陌生、成長背景各異、人生歷程也相差甚遠的人,想要結合到一起,就像將將棵不同品種又來自不同地方的小樹移栽到一個盆里,是相得益彰還是相互排斥,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相愛也好,只為了合適也罷,戀愛和婚姻都多的是彎彎繞繞。沒有人能一步就位,一勞永逸。
畢竟,你我都只是普通人啊。
02.CHENGYI
說來不怕笑話,以前年輕的時候,我也總是想當然地以為,微信上閑聊幾句,就能輕松get到一個人的全貌。
于是第一次遇到心動嘉賓時,我表現得格外積極且熱情。對他有問不完的問題,想知道他的年齡、長相、學歷、工作;還想更深洞悉他的家庭、家人、成長經歷;最感興趣的是他的戀愛史。
一天到晚有無盡的好奇,他去吃個午飯都想打聽吃了些什么,味道如何。
興許是被問煩了,也可能是問號真的多到他應接不暇,不知該從哪句話答起。終于有一天,他很直白地說,通過問問題是沒辦法真正了解一個人的。
我說,可除了問問題,跟你聊天之外,我沒有其他更好的途徑了呀。我又見不到你。
他沒再回復。
后面因為某些原因我們就此斷了聯系。
很多年之后,我才漸漸意識到,倘若他像我對他一樣這么熱切、這么主動,探索欲這么濃厚,他會比我更早地提出要跟我見面,好將這段關系落地,而不僅僅是在網絡上有一搭沒一搭地和我東拉西扯閑聊。
只是那時候我涉世未深,天真地覺得每個人都是誠意十足的,大家對待感情也都是發自本心,坦蕩敞亮得如同明月那般,從不藏污納垢。
不是說聊天不好的意思,聊天確實也能獲取一些信息,知道對面的人的大概情況,但終究有限,企及不了根本。
何況像后臺留言的這位朋友,她跟男生聊的話題太龐大、太嚴肅、太正式了。在一起三五年的情侶聊到這些事情,尚且都會不了了之。他們才認識不久,能得到什么有效的驗證呢。
她還說到一點,她二十八歲了,被家里催婚。假設這個男生能跟她聊得來,她是會考慮跟他結婚的。
因此我又聯想到,過年期間,我們家里的哥哥姐姐妹妹們,他們也是接連不斷地去看人相親,有的一天會有好幾場這種見面。
每個人見完面之后回來都蔫蔫的。
沒一個是成功的。
我有時會很氣憤,但更多的是心疼他們。
就像此時此刻,我不知道該憤慨還是該唏噓。
我們拼盡全力想奔赴遠方,實現小時候對生活和自己的期許,以為一路向前就能抵達曠野。可到頭來,我們依舊被困在原地,不得不屈服妥協。
我們太渺小太被動了,連愛與不愛都不能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