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農2025年萬名學子鄉村大調研行動
在這個寒假熱烈開展
學子們熱情投身各類實踐項目
把田間地頭當作實踐課堂
他們認真忙碌的身影
遍布省內21個地級以上市
快跟著小新一探究竟!
深度調研,共建共享
工程學院的“研思青行”隊
赴汕頭市廣廈街道金禧社區開展鄉村大調研
通過訪談、參觀和問卷調查了解到
社區多措并舉
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
加強干部培訓,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并舉行義診、口腔檢測等社區活動惠民生
行走在鄉村道路上
看著社區里老人兒童的笑臉
隊員們更深刻地意識到
鄉村振興正一步步改善人民生活
作為青年學生要積極參與
共同推動鄉村振興的進程
團隊學生在與社區黨委書記交流
電子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萬綠河源鄉研”隊
奔赴河源市四個鄉鎮展開鄉村調研
其中,墩頭村積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如今村莊道路、農家院子干凈整潔
而且文化廣場功能齊全
村里還開展 “美麗庭院” 創建工作
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團隊通過對多個鄉村情況“點”的了解
勾勒出鄉村振興整體的“面”
深化對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情況的認識
隊員在與村干部訪談
人文與法學學院的“法智護家”突擊隊
調研了湛江市赤坎區調順村等二十個鄉村
團隊通過問卷調查、座談交流等方式
捕捉村民對社會保障的體驗與切實需求
完成了60份調研問卷
拍攝記錄高達1000余張照片
整理出3份訪談提綱和2份調研報告
為深入探究鄉村基層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與實踐依據
“法智護家”團隊整理的材料
同時投身當地志愿服務
協助當地村民辦理社保業務
為他們解讀國家和地方的社會保障政策
并組織開展改善鄉村環境的活動
增強村民的生活幸福感與歸屬感
“我們致力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
探究完善鄉村社會保障的道路。”
一位團隊成員認真地說道
團隊成員在進行志愿服務
如何實現農業生產的精準化管理
打造地方特色品牌、高效營銷農產品?
外國語學院“陽山鄉情”實踐隊
深入清遠市陽山縣十個行政村展開調研
實地了解當地數字農業的應用情況
和特色地方品牌“魚水西洋菜”的打造
聚焦鄉村公共服務中的短板
圍繞鄉村發展等狀況
展開了全面且深入的問卷訪談與現場考察
為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提供青年答案
相關內容獲羊城晚報報道
“陽山鄉情”實踐隊隊員與村干部開展交流
同頻共振,建言獻策
實地調研長見識,深入探索明志向
食品學院“莞香傳承”調研隊
來到“中國食品名鎮”東莞市茶山鎮
詳細了解當地基層治理情況
產業發展現狀及“綠美鄉村”建設進展
深入探訪本地培育出的國內知名食品企業
團隊發揮專業優勢獻計獻策
探尋鄉村振興的多元路徑
助力鄉鎮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次調研讓我更加堅定了
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力量的決心。”
團隊成員張嘉穎分享道
團隊參觀茶山鎮食品企業
經濟管理學院“古荔燒鵝隊”
深入東莞市大朗鎮實地考察
探索“綠美鄉村”發展特色模式
該鎮16個行政村堅持黨建引領
通過“四旁五邊”增綠植美等方式
打造了綠色生態、和諧宜居的鄉村風貌
團隊還了解到荔枝產業的發展
不僅豐富了鄉村的產業結構
也為綠美鄉村的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楊涌村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打造石壁山果場荔枝種植示范基地
完成共約1000棵優良品種荔枝的嫁接工作
建設有機肥水系統、管道噴藥系統
提升荔枝品質和產量
做大做強荔枝產業
實現生態環境和鄉村產業雙提升
隊員在古荔公園考察
國際教育學院
(廣州都柏林國際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組建了10支專項調研團隊48名同學
赴廣東省40個行政村開展調研
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訪談、實地查看等形式
深入了解基層日常工作情況
走訪調研鄉村百姓的生活需求
為鄉村發展難點堵點建言獻策
其中,團隊考察琶洲鎮石基村時
發現村子通過“一村一策”的精準規劃
打造了具有特色的鄉村風景道和生態景觀
帶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村內主干道設立“垃圾分類示范線路”
并配有垃圾分類宣傳欄
人臉識別供紙機、感應開關等設備
提升了該村公共場所的服務水平
調研小組正在實地走訪
因地制宜,文化興村
如何打造鄉村特色產業
實現文旅融合發展?
園藝學院“點綠成金”調研隊
前往河源市紫金縣柏埔鎮
深入10個村開展深度調研
團隊成員與村干部訪談
聚焦當地農業生產難題與增收期盼
團隊深挖鄉村治理困境成因
記錄土壤數據和經濟作物生長情況
了解紫金的特色飲食和客家文化
為當地提供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及打通文旅產業等方面的建議
大魯村村委對其工作給予高度認可:
“大學生們開出的‘良方’,
讓我們對鄉村治理有‘勁頭’。”
獸醫學院“美麗鄉村,一同前行”社會實踐團
前往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
通過參觀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形式
深入了解6個行政村的發展、建設和治理情況
其中博羅縣觀背村文化產業發展快速
鄉村巷道上的壁畫栩栩如生
打造新華書店、觀背書吧等文化場所
并建立藝術村長工作室開展公益藝術培訓
為村民及博羅縣藝術愛好者提供指導交流平臺
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帶動當地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隊員們與負責人進行交流
從鄉村建設到人民生活全面升級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油麻地村里
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正在進行
海洋學院“乘風破浪調研小組”在此
通過問卷調查、走訪等方式深入調研
油麻地村不僅科學保護傳統村落風貌
又賦予其新的功能
如將廢棄的老宅改造為鄉村圖書館
還成立了旅游合作社
引導村民參與民宿、農家樂等經營項目
促進了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團隊成員深刻地感受到
油麻地村民幸福滿足的笑容
是“百千萬工程”結出的甜美果實
團隊成員在實地走訪
校黨委李鳳亮書記表示,萬名學子鄉村大調研行動是華農服務“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行動,學校將在此前調研基礎上,繼續將這項工作做得更扎實、更有成效、更有特色。“希望華農學子‘當先鋒、打頭陣、創品牌、作示范’,切實做好服務‘百千萬工程’的‘華農大文章’。”
這個寒假
華農學子發揮社情民意“溫度計”作用
收集鄉村發展的痛點難點
發揮專業優勢為鄉村治理建言獻策
用實際行動服務“百千萬工程”
新學期即將開始
期待華農學子繼續扎根基層
實干探索,錘煉本領
為社會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 回村DeepSeek!已深度思考……
▲ 第一批回村的大學生忙些啥?別問,問就是……
▲ 華農返校指引!
來源 | 校團委 各學院
整理 | 新禾融媒體工作室 張韞婕 李妍妮 古力豪
微信編輯 | 新禾融媒體工作室 張韞婕 羅嘉淇
初審 | 曾子焉
復審 | 陳芃辰
終審 | 鐘耿濤
點贊??在看??在看??
為助力”百千萬工程“的華農er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