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九曲黃河燈陣生命流動的聲音
—游九曲黃河燈陣
作者/孫樹恒
一
黃河文化在傳統節日尤其春節的文化反映。
黃河,這條流淌了千年的血脈,不僅以其磅礴之勢滋潤著廣袤的土地,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了春節期間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尤其是在內蒙古展覽館的那九曲黃河燈陣中,黃河文化與傳統節日的交融,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今天晚上,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走進了內蒙古展覽館那片光與影交織的奇幻世界。九曲黃河燈陣,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將黃河的蜿蜒曲折、波瀾壯闊巧妙融入其中,每一盞燈都是對黃河精神的一次致敬,每一道門都是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游人如織,人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仿佛在這一刻,古老與現代、傳統與創新,都在這條九曲的燈陣找到了共鳴。
黃河,不僅僅是一條自然之河,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是無數代人心中永恒的家園。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時刻,黃河文化以一種更加生動、直觀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從那些以黃河為背景的民俗表演,到講述黃河故事的年畫、剪紙,再到戲劇、小品,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人們對黃河的崇敬與愛戴,以及對新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遠古的精神,在黃河的濤聲中回響,它不僅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是激勵后人不斷前行的力量源泉。黃河,就這樣以一種溫柔而又堅韌的方式,連接著過去與未來,讓文化的根脈得以延續,讓文明的火花永不熄滅。
走出九曲黃河燈陣,我心中涌動的不僅是對視覺盛宴的震撼,更多的是對黃河文化的深刻感悟。黃河,這條見證了中華文明興衰更替的母親河,在春節的喜慶氛圍中,更加彰顯了其作為文化紐帶的獨特魅力。它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份對家園的依戀、對文化的傳承,都是永恒的主題。而在這片古老而又生機勃勃的土地上,黃河的故事,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去探索、去創造、去珍惜,讓這份流淌的文化,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繼續發出璀璨的光芒。
二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滋養了這片土地,也孕育了無數生命與夢想。而九曲黃河陣,則象征著黃河的蜿蜒曲折,以及人生的跌宕起伏。
九曲黃河陣起源于殷商時期,已有千年的傳承歷史。它是中國民間文化的一朵奇葩,內涵豐富,給游人以平安、幸福、希望。
九曲黃河陣,整個陣是按照“大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封,八封成九宮”的原理設計的。在《封神演義》中,三霄娘娘大擺“九曲黃河陣”讓闡教元始天尊門下十二金仙“削了頂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氣”“閉了天門,失了道果”,全部變成了凡夫俗子?!斗馍裱萘x》中厲害陣法,與十絕大陣、瘟癀陣等比起來,九曲黃河陣無疑可以說是最厲害的陣法,且能跟“誅仙陣”一決雌雄,三教圣人以下無人能破此陣,九曲黃河陣背后有著宗教和文化密碼。
在歷史的長河中,九曲黃河燈陣也就逐漸在多個地區流傳開來,成為當地民眾慶祝節日、祈福求祥的重要方式,承載著千年的傳承與記憶,如同一顆鑲嵌在民間文化寶庫中的瑰寶,熠熠生輝。
走進九曲黃河燈陣,仿佛踏入了一個時空交錯的夢境。那些燈籠,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不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更在每一個游人的心中種下了平安、幸福與希望的種子。
九曲黃河燈陣的敘事,并非簡單的物象堆砌,而是一種深刻的哲學思考與人生寓意的融合。它以黃河為視角,講述著人與物、歷史與黃河之間的對話,那些關于存在與消散、遺忘與記憶的故事,在燈陣的光影交錯中緩緩展開,讓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深刻體會到生命的厚重與文化的深遠。
在這里,每一盞燈都是一個故事,每一條路徑都是一段旅程。游人們在燈陣中穿梭,仿佛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漫步,感受著那些關于勇氣、智慧、愛與犧牲的傳說。九曲黃河燈陣,不僅是對黃河的致敬,更是對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生生不息精神的頌揚。
三
九曲黃河曲黃河燈陣的人生哲理。
十九曲黃河燈陣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靜靜地鋪展在歲月的長河之中。它沒有重復的路徑,曲曲連環、曲曲相套,宛如人生的道路,充滿了未知與挑戰,卻又蘊含著無盡的希望與可能。
走進這片燈陣,仿佛走進了自己人生的迷宮。每一步都踏著燈光的指引,卻又似乎每一步都在摸索中前行。九曲十八彎,正如人生中的艱難困苦,需要我們去披荊斬棘,去勇敢地面對和克服。黃河的咆哮聲在耳邊回蕩,那是生命的力量,也是歷史的呼喚,提醒著我,無論前路多么曲折,都要堅持走下去。
走過天禧門,心中祈愿著幸福與吉祥;我撫摸過雕龍的柱子,感受著那份古老而莊嚴的力量;我傾聽著人聲鼎沸,那是凡塵的喧囂,也是生活的煙火氣。我走過旺財門、驅邪門、養心門……每一扇門都仿佛是一道人生的關卡,需要我用心去體會,去領悟。
在這里,民間有著轉九曲消百病、抱老桿事事順的美好寓意。人們紛紛前來繞游打卡,不僅是為了感受燈陣帶來的興奮與歡樂,更是為了在這份古老的儀式中尋找到心靈的慰藉和力量的源泉。他們分享著、記錄著這美好的時刻,仿佛是在與歷史對話,與未來相約。
站在燈陣之中,感受著自己是“歷史惟妙惟肖的在場者”,也是“當下外來探訪的觀察者”。用自己的視角賦予時間與空間鮮活的面目,讓黃河及其歷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存在,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生動可感的。
黃河的流動之思在我的心頭縈繞不去。它來自千年時空的碰撞與交融,也來自我們觀照黃河歷史的現代目光。黃河不僅承載著古人的智慧與情感,更激發著當下人的思考與感受。在這樣的古今流動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靈魂在復活,想象在生發。我與黃河之間的情感與意義得以昭示,那份對生命的敬畏與對未來的期許也愈發清晰,只要我勇敢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扇門,那束光。而這份力量與智慧,正是黃河賦予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四
九曲黃河燈陣的文化傳承。
?而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更是被賦予了神圣的地位。于是,九曲黃河燈陣應運而生,成為了人們祈求黃河神靈庇佑、慶祝豐收、祈福消災的重要方式。
人們在這樣的九曲黃河燈陣中漫步,不僅是在欣賞燈光的璀璨,更是在體驗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精神的洗禮。
九曲黃河燈陣不僅僅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心靈的震撼。它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了人們對黃河的敬畏與崇拜,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這里,你可以看到老人們虔誠地祈禱,年輕人興奮地打卡,孩子們好奇地探索。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來自黃河的溫暖與力量。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九曲黃河燈陣也面臨著傳承的困境?,F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讓人們越來越難以靜下心來去體驗這種古老的文化活動。曾經輝煌的燈陣,如今在某些地方已經逐漸衰落,甚至面臨失傳的風險。這不禁讓人心生憂慮,要守護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或許,應該從黃河精神中尋找答案。黃河精神,是一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一種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熱愛。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不斷前行,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同樣,九曲黃河燈陣作為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需要我們用心去傳承和發揚。
應該加強對九曲黃河燈陣的宣傳和保護,讓更多的人了解它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同時,我們也可以創新燈陣的形式和內容,讓它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需求。
五
?黃河,這條流淌了千年的河流,它的名字已經鐫刻在了歷史的豐碑上,成為了永恒。它不僅是地理的界限,更是文化的源頭,精神的象征。黃河的地位,如同那滾滾東流的河水,不可動搖,不可替代。
然而,曾幾何時,人類卻對這條母親河造成了無盡的傷害。過度的開發、無序的排放,讓黃河承受了難以言喻的痛苦。它的水質惡化,河床淤積,生態遭受破壞,仿佛一位疲憊不堪的母親,在無聲地呻吟。
黃河需要休養生息,這是自然的呼喚,也是人類的覺醒。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重新審視與黃河的關系。保護黃河,治理黃河,愛護黃河,成為了共同的責任和使命。學會在黃河的懷抱中養生,而不是無休止地索取。我們學會了傾聽黃河的聲音,感受它的喜怒哀樂,與它共呼吸,同命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逐漸意識到,黃河的無限與生命的無限是緊密相連的。黃河的每一次流淌,都是生命的延續;黃河的每一次咆哮,都是對生命的呼喚。而人類的存在,也不過是這無限生命中的一個有限片段。但正是這些有限的片段,構成了黃河與人類共同的記憶,共同的歷史。
跨越千年,從黃河的泥沙和物質欲望中走出,卻發現黃河在今天依然如此澎湃。它的力量,它的激情,依然能夠震撼心靈。開始明白,黃河不僅僅是一條河流,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種永恒的追求。
如今,當我站在九曲黃河燈陣,猶如站在黃河之畔,心中充滿了敬畏與感激。
(作者檔案: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呼和浩特市政協智庫專家,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內蒙古茶葉之路研究會副會長,內蒙古詩書畫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兼副秘書長,內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