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馬靖昊說會計的文章,記得將我們設為“星標”,多點文末右下角的“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里。
星標方法點擊頁面左上角藍色馬靖昊說會計進入主頁,再點主頁右上角"...",然后選擇“設為星標”(賬號旁顯示五角星標記表示成功。)
在資本市場的江湖中,財務造假一直是投資者心中的“暗雷”。如何識別這些“雷”,避免踩中,是每個投資者都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個簡單卻極其有效的財務分析工具——馬氏定律,這是我在多年財務研究中總結出來的一面“照妖鏡”,能照出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原形”。
一、馬氏定律的誕生
很多年前我提出了一個判定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馬氏定律。這個定律的核心就是“凈現比”,也就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的比值。這個比值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財務邏輯。下面是判斷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馬氏定律:從較長周期來看(最后選定5至10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應該大于1。個人認為,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較長周期的凈現比低于0.7,可以判斷其利潤造假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低于0.5,可以判斷其利潤造假了。
這個定律來源于對財務數據本質的思考。我們知道,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是賺錢,而賺錢不僅要看賬面上的凈利潤,更要關注實際的現金流入。真實的利潤,必然伴隨著真實的現金流。如果一家公司賬面上利潤很高,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卻少得可憐,那么這種利潤增長很可能是“紙上富貴”,甚至是“空中樓閣”,這里面肯定有貓膩。
二、凈現比的意義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簡單來說,就是企業通過日常經營活動(比如賣產品、提供服務)實際收到的現金減去實際支付的現金后的余額。它反映了企業自己“造血”的能力,是企業財務健康的重要指標。而凈利潤,大家都知道,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成果,包括了各種收入和費用,其中有不少是非現金的,比如折舊、攤銷等。
當凈現比大于1時,意味著企業每賺1塊錢的凈利潤,實際上從經營活動中回收了超過1塊錢的現金。這就好比一個人,不僅吃進去的飯能轉化成能量,還能額外儲存一些能量,這樣的企業,財務狀況肯定是健康的。
三、虛增利潤的“狐貍尾巴”
財務造假的公司,最喜歡玩虛增利潤的把戲。他們通過各種會計手段,比如虛構收入、少計費用等,讓賬面上的利潤看起來很可觀。但問題是,這些虛增的利潤并沒有真實的現金流支撐。
比如,有些公司虛增應收賬款,把沒收到的錢算成收入;或者虛增存貨,把沒賣出的產品算成利潤。這些虛增的資產,看起來能增加利潤,但實際并沒有帶來現金流入。結果就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之間的比率(凈現比)會明顯偏低。
舉個例子,假設某公司今年凈利潤為1億元,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只有5000萬元,凈現比僅為0.5。這意味著公司每賺1元凈利潤,實際上只回收了0.5元的現金。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就要警惕了,因為這很可能意味著公司在虛增利潤。
四、閾值設定的考量
我在定律中提出了0.7和0.5這兩個閾值,這是基于長期觀察和經驗總結得出的。當然,這些閾值并不是絕對的,但它們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快速識別財務造假風險的參考標準。另外,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的經營模式和財務狀況千差萬別。比如,一些重資產行業,前期投入大,可能凈現比會低一些;而一些輕資產的服務行業,凈現比高可能會一些。
但總體來說,如果一家公司的凈現比長期低于0.7,甚至低于0.5,那投資者和分析師就得格外小心了。這就像一個警報器,提醒大家這家公司可能存在財務造假的風險。
五、長期視角的重要性
“馬氏定律”強調的是長期觀察(比如10年)。短期數據很容易受到偶然因素的影響,比如一次性的大額收入或者費用,可能會讓凈現比看起來很奇怪。但長期數據就不一樣了,它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和財務健康狀況。比如,某公司某一年因為特殊情況導致凈現比偏低,這并不一定意味著公司在造假。但如果連續多年凈現比都低于0.7,甚至低于0.5,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視了。
所以,大家在評估公司財務狀況時,一定要注重歷史數據的積累和比較,不要被短期的波動所迷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看清企業的本質,避免被財務造假的公司“割韭菜”。
總之,“馬氏定律”提供了一個簡單但有效的視角,幫助大家在復雜的財務世界里,快速識別出那些可能存在財務造假的公司。
馬氏定律,或許就是你的一雙識別財務造假的“火眼金睛”。
用精煉的語言闡述深刻的財務邏輯,如文章得到您的認可,希望您看完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以示鼓勵。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一路陪伴,一起地老天荒,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