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圖與文無關)
1、
如今這個社會,到處都是消費的地方。
買東西的時候,我們都變得特別精明,跟質檢員一樣仔細。
比如說買薯片,配料表上的每一種東西,我們都要看看,要是有不喜歡的,就不買了。
訂酒店的時候,好幾百條評論都得一條一條看,就想找個最舒服的地方住。
下載APP,用戶協議里那些密密麻麻的字,都得反復琢磨,就怕不小心同意了啥對自己不好的條款。
現在豬肉一掃碼就能知道是哪兒產的,有些東西還得開通付費會員才有退貨的方便服務,這些都能看出來,我們買東西的時候有多小心。
可奇怪的是,結婚這么大的事兒,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選擇”,卻說“差不多就行了”!
這差別也太大了,真讓人忍不住想,為什么我們對結婚的態度和平時買東西完全不一樣呢?
女人(圖與文無關)
2、
從消費的邏輯和結婚這件事的關系來看,我們買東西的時候,選擇可謹慎了。
比如買手機,研究手機參數就跟搞科研一樣,每個小細節都不放過,還會準備好幾個備選。
如果買的手機有啥問題,隨時都能換。
而且買東西能退貨,就算買錯了也不怕,可以隨便試試不同的商品。
但是一說到結婚,好多人就覺得這都是“命中注定”,是一種講不清楚的緣分,不用想太多,也不用挑。
可結了婚以后,要是想離婚,那可就難了,離婚冷靜期就像一道大坎,限制了重新選擇的自由。
會出現這種矛盾,是因為我們沒搞清楚婚姻到底是什么。
我們把買東西時候講的契約精神用到了感情里,卻又不想承認契約里可以退出的規定。
女人(圖與文無關)
3、
現在年輕人開始用算“沉沒成本”的辦法來看感情,用“風險評估”的方式來考慮結婚,這不是他們變得現實、只看重利益了,而是他們慢慢明白了婚姻的真實情況。
愛情不是沒有理性的美夢,婚姻也不是一點風險都沒有的安全地方。
那些勸人相親差不多就行了,在婚姻里只要沒犯大錯就湊合過的想法,其實是在掩蓋婚姻制度存在的問題。
在平時買東西的時候,我們都特別有風險意識。
網購平臺有七天無理由退貨,讓我們更敢維護自己的權益,東西質量不好,就直接說不要。
奶茶店用過期原料,外賣包裝亂收費,這些問題我們都很關注,因為這和我們的生活質量、權益直接相關。
可在婚姻里,我們卻經常忽略可能存在的風險。
對另一半有暴力前科、不良嗜好這些嚴重的問題不管不顧,提到婚前財產協議就想躲開,不愿意去面對可能出現的經濟風險。
會有這種雙重標準,是因為整個社會把婚姻的風險美化得太厲害了。
女人(圖與文無關)
4、
大家都只說婚姻有多美好,卻不管里面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現在,好多人提倡“親密關系盡調”,婚前體檢也從身體檢查擴大到心理健康評估,這說明大家開始知道,結婚其實是一場風險很大的“投資”。
讓大家像審核理財產品一樣去考慮結婚,不是在看低感情,而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畢竟結婚會影響到以后的感情、經濟還有家庭生活,這么重要的事,必須得小心對待。
要改變現在這種情況,我們得重新建立契約精神。
婚前協議不是破壞感情的東西,而是一種理性的保障,能把雙方的權利和責任說清楚,避免以后產生糾紛。
離婚程序也不該被當成是道德審判,而是一種合理的減少損失的辦法,讓那些過不下去的人能早點解脫。
只有當社會能像對待消費維權一樣認真對待離婚,我們的社會才算是真正文明了。
女人(圖與文無關)
作者介紹:
歐小希,希望通過我的文字,帶你體會世間“人情冷暖”。
喜歡請在下方點贊、分享、收藏和評論。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