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李惠琳 編輯丨譚璐
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打響了2025年第一戰。
2月13日,他簽發了兩份公告:
一是建議發行美元優先票據,為現有債務再融資;二是宣布按面值回購2025年4月和7月到期的美元高級票據的要約。
張亞東既是對外以示信心,也是表決心。
1月召開的經營計劃工作會議上,他為工作定調:開局就開戰、起步就起跑、沖鋒就沖刺。其在1月已至少拿下5宗地,預計耗資48億元。
“確保公司站穩綜合實力第一梯隊。”公司提出,要警惕小富即安的自滿情緒,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
拼高周轉
刻下,這家總資產超5300億的杭州房企,債務負擔不小。
截至2024年6月,其債務總額增至4274億元,較2020年底增加千億元,其中有息借貸達到1483億元。
公司一直壓降負債規模,2024年6月至9月,提前贖回12個月內到期的5.23億美元債券。同時,優化債務結構,至年末現金短債比在2倍以上。
穆迪估計,未來一年到一年半,綠城的杠桿率將從8.1倍(截至2024年6月底)小幅下降至7.5倍-7.8倍。
張亞東團隊一邊加速化債,一邊爭取賣樓。
市況不易,銷售、利潤縮水是大勢所趨。
2月初,公司預告,去年利潤同比下降少于五成,即不低于15.59 億元。
同時,包括代建項目在內,去年獲得總合同銷售額2768億元,是近4年來首次跌破3000億,未達成既定目標。
客觀來看,張亞東取得的成績,已屬不易。
2024年,綠城的銷售規模晉升至全國第三,較上年前進2位,既有賴于同行襯托,也歸功于團隊穩住了底盤。
張亞東接管綠城6年來,定下三步走戰略:提速、提效、提質。
他重啟規模擴張,恰適逢行業調整,玩家出清,綠城以逆行者姿態,搶占市場。
有綠城方面人士向《21CBR》記者透露,公司近年的打法,是搶占核心城市的頂級地塊,再依靠高端產品和品牌溢價,吸引改善客群。
“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核心區域的置換改善型需求還有一定釋放潛力。”該人士稱。
高端產品對品質要求高,資金回籠慢,風險更大。張亞東的應變之策是,以攻為守,使出高周轉招數。
2024年1-6月,從拿地到開工,綠城的平均周期由2.1個月縮短到1.7個月,新拓項目全部當年首開,新增貨值預計當年銷售轉化率為63%。
資金回籠速度也在加快,同期拿地到經營性現金流回正,從11.6個月縮短到9.5個月。
在大本營杭州,提速尤為顯著,半年內創造18次開盤售罄紀錄,拿地至經營性回正只需7.1個月。
2月13日,穆迪授予綠城擬發行高級票據“B1”高級無抵押評級,預計若陷入財務困境,將獲得母公司中交集團的特殊財務支持。
謹慎出手
不確定環境下,張亞東團隊的重點,是保去化、保利潤。
“公司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還是保持底線思維、謹慎穩健的經營策略。”他在去年8月表示。
張亞東團隊的投拓力度在收縮。
2024年,綠城新拓26宗地塊,同比少了12宗,規模處于近年低位。權益拿地金額為529億元,同比減少104億元。
綠城總裁郭佳峰解釋,要尋找好項目,寧可錯過也不錯投。
好項目的標準主要是兩個:安全、有利潤。這多集中在核心城市、核心板塊。
2024年,張亞東團隊勇奪一二線城市核心地塊,下手穩準狠,一年斬獲了三宗地王,分別分在上海、杭州、蘇州。
比如,去年8月,綠城以總價48.05億元,斬獲上海徐匯區濱江地塊,樓面價13.1萬元/平方米,刷新全國紀錄。
截至2024年6月底,綠城在全國共有151個項目,杭州、北京、上海等10大核心城市的占比高達55%。尤其是上海,土儲達509億元,為其第二大市場,僅次于杭州。
綠城團隊還進入下沉市場尋找項目。去年10月,經過72輪競價,綠城以近18億元奪得義烏一宗地塊。
為了實現高周轉,張亞東團隊偏好小體量地塊,2024年所獲土儲中,45%為5萬平方米以下地塊,不少容積率在1-1.5區間,適宜打造高端住宅。
“小體量的地塊,總價相對可控,開發周期較短,基本可做到拿地三個月到半年內實現開盤銷售。”
中指研究院分析師楊永俊對《21CBR》記者表示,這類地塊受市場影響較少,對房企的現金流影響也較少。
利潤走薄
張亞東提升拓地標準,力推高周轉,也付出了利潤走薄的代價。
綠城整體拿地成本在走高,2024年,其權益拿地均價升至2.22萬元/平方米。
其新房銷售均價每平米同比漲了700元左右,至2.9萬元/平方米,但銷售均價與拿地均價之比僅為1.3,處在偏低水平。
2024年上半年,綠城毛利率13.09%,同比下滑約4.32個百分點。同期,綠城計提了14.2億元的存貨減值,利潤下滑兩成。
“很難說,未來還有多少減值需要計提。”管理層在中期業績會上稱。
面對壓力,張亞東著重提升權益比,去年上半年,新拓項目的權益比達84%,以降低風險,鞏固利潤。
同時,團隊進一步收緊投資尺度,對于新增項目,要求有兩位數以上的利潤率。
今年初的經營計劃會議中,公司方面強調,要確保安全底線,精準選地,確保高質、高標兌現,力爭“做一成一”。
今年,張亞東繼續高強度拿地。
1月份拿下5塊土地,預計耗資48億元,包括杭州下沙單元一宗地塊,溢價率41.46%。
有市場人士推測,該項目均價至少要達4萬元/平方米以上,才會有利潤,而周邊樓盤的單價在3.5萬元左右。
1月,綠城獲得合同銷售額約113億元,同比少了7億元。
低溫開局,張亞東團隊接下來的壓力不小,也同步將刀口向內。
2025年度經營計劃中,他要求各單位持續三改(改革、改變、改進),在研發設計、營銷服務上全面改革。
如今,地產陰霾尚待散去,開局就開戰,也將挑戰張亞東和綠城的操盤能力。
圖片來源:綠城中國,除標注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