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長直播答疑專場重啟!▼
▼ 掃碼加小雅▼
獲取免費向船長提問的通道
今天講學渣。
「凡事先定義」,咱們先看看到底什么是學渣。
大多數人用「學渣」這個詞,都是在自嘲、調侃。無爭議的定義,大概是沒有的。
從「學神」到「學渣」,大概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成果產出效率的排序 —— 所謂「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
說白了,就是「學渣」的學習效率和融會貫通的程度,可能不是那么高 —— 明明付出很多卻收獲很少。
按照這個定義,公立學校里其實測不出誰是真正的「學渣」。
因為公立學校里面那一套東西,評價的標準其實挺單一的,就是「成績」。
而「收獲」,往往不是「成績」可以衡量,乃至不可以量化的。
而真正的學渣,應該是油鹽不進的。
每個人都要在學校里待相當長時間。但實際上,很多人始終都沒有體驗過「知識融會貫通的感覺」,也時時處于對考試恐懼感之中,只是忐忑不安。
今天聊聊「學渣」,為的是算一筆小賬:
看看哪些小時候的毛病,留到現在了,并影響著當下的終身學習。
「學渣」的最大問題是 —— 他們的思維是「任務導向型 task-oriented」,而不是「問題導向型 problem-oriented 」。
很多人學習時,特別注重形式感:筆記要用各種顏色的筆寫得工工整整、滿滿當當;遇到不認識的單詞,一定要查詞典,把意思、例句等抄好幾遍。
這些習慣本身不錯,但前提是,你得清楚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
學習的本質,是從「不知道」到「知道」,從「不會」到「會」。
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并行的任務和路徑。你需要思考的是:哪種路徑最適合你?
那些「注重儀式感」的學習方式,往往是潛意識作用下的「不假思索的選擇」,卻不一定是最有用的。
理論上,如果你能把一本教材里的關鍵信息都記下來,就不需要老師講解了。但問題是,沒幾個人能做到。
當你缺乏指引時,書上的知識點就像一盤散沙,彼此之間沒有聯系;老師的講解和劃重點,就像在沙盤里放了一塊磁鐵,把散亂的知識點聚在一起,讓你有跡可循。
然而,老師的重點和自己的理解,真的足以把知識融會貫通嗎?
平庸的老師、糟糕的教材、落后的學習方法,三者齊聚,就是一場新時代的悲劇。
很多人羨慕那些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人。
但其實,很多總結能力和邏輯能力強的人,記憶力并不一定好。因為記憶力太好的人,天生不需要在事物之間建立聯系,就能記住事情。
正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沒有這種天賦,才需要借助工具和方法,把無邏輯的東西變得有邏輯。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漸增強,記憶力卻開始衰退;雖然會忘記東西放在哪里,但對事物的理解卻能深入肌理。
遺忘是進化賦予我們的禮物,因為它讓我們分清了主次。人們常說「把書讀薄」,大體就是這個道理。
「把書讀厚」,意味著在把書讀薄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和深化知識。
比如,學習中國近代史時,教材會提到英國人入侵、簽訂《南京條約》、洋務運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如果只停留在教材的框架內,對我來說,這些事件就缺乏內在聯系。
要把書讀厚,就需要跳出教材,補充更多背景和細節。
例如,1840 年鴉片戰爭后,中國被迫打開國門,這不僅是一場軍事失敗,更是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現代化的起點。我們將這些背景與具體的歷史事件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現代化的進程。
此外,還可以通過微觀視角感受歷史。比如,想象自己是一個 19 世紀的小農,面對外國商品的傾銷,生活會怎樣變化?如果他進入漢陽鋼鐵廠成為一名工人,日常開支又是怎樣的?這種角色扮演和細節推敲,能讓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和立體。
通過「把書讀厚」,我們不僅增加了信息量,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知識之間的聯系。
這些聯系,就像一張巨大的知識網,將政治、歷史、經濟、文化等不同領域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知識組塊 knowledge chunking 」。
最終,我們的思維方式也會從「點狀思考」轉變為「網狀思考」——只要觸發一個點,就能迅速聯想到其他相關內容。
通過反復的聯想與運用,我們可以在腦中打造成套的「工具」,應付起各類事情都能得心應手。
很多人對自己的孩子,甚至對自己,常常會陷入一種誤區:學習就是往大腦里「裝東西」;課本上的知識沒學好,學其他都「沒用」。
我們的大腦是處理器,是 GPU 和 CPU,他們卻把大腦當成了硬盤。
學習,不是一味地往大腦里塞東西,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斷練習,改變大腦的「回路」,提升它的處理能力。
以鍛煉身體為例,若是今天練普拉提,明天練瑜伽,后天學拉丁舞,再后來嘗試攀巖。這樣看似是沒學好一樣,但它們都在鍛煉核心力量、爆發力、耐力以及新陳代謝能力。
學習也是如此。
無論是歷史、數學、文學還是科學,它們都在訓練大腦:邏輯思維、聯想能力、創造力、分析能力……
每門學科也許各有偏重,但這些能力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正是通過它們,我們才能構建起自己那張強大的認知網絡。
所以,廣泛閱讀、探索不同領域的知識時,并不是在「浪費時間」。
每一次知識的鏈接,都是對大腦回路的一次優化;每一次跨學科的思考,都是對大腦處理能力的一次提升。
▼ 船長直播答疑專場重啟!▼
▼ 掃碼加小雅▼
獲取免費向船長提問的通道
看更多深度好文
編輯 | 愷宸
排版|琳玥
諸位孤獨的閱讀者們,大家好。
由于公眾號推送規則的調整,很多讀者可能無法及時,甚至難以再看到孤閱的推文了。對此我們非常遺憾。
如果你還愿意繼續和孤閱保持聯系,希望能將孤獨的閱讀者公眾號設為星標,或者時常點開推送、在看、留言、轉發等等。
謝謝你來,希望我們能一直敢于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