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新郵打折,上上下下都頭疼,因為不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可能會覺得,就是公司低于面值放貨所致,還有人說就是發行量供大于求所致,其實真相不會這么簡單。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新郵打折并不是公司直接低于面值放貨導致,因為誰敢批準這種讓國有資產流失的事情呢?新郵打折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們來推測分析一下,大家看看是不是這個原因。
公司將熱門高溢價的郵品和冷門郵品按照平價或者面值價捆綁銷售給少數人,少數人拿到貨源后,開始利用市場沒有貨源的時機,高價收購進而制造出虛高的行情,乘機高價賣出熱門郵品,然后冷門郵品就可以適當低于面值出售了。
這就是為什么熱門郵品大都是發行初期快速上漲,然后再緩緩下跌。例如無齒貨郎圖票、數藏生肖版、生肖大小版票、大版年冊等等無一例外。
捆綁銷售違規嗎?當然不違規了,這是企業很正常的營銷方式。要說這里面有點小貓膩兒,也就是只賣給少數人,而不是賣給廣大集郵群眾。古人云:近水樓臺先得月,自古如此,沒辦法。不過最近兩年,也開始向集郵群眾捆綁銷售了,例如:預定2024年新郵年冊可以參與搖號,平價購買無齒貨郎圖郵票的資格了。
既然冷門郵票供大于求,為何不按需定量呢?
別說還真嘗試過,“西游記五雙連張”就是按需定量的試驗,恐怕誰都沒想到,僅有不到40萬的需求量。如果年票按需定量,真不敢想象購買量會有多少?幾十萬,還是一二百萬?真那樣的話,印刷廠的成本就會大增。老百姓講話了,總不能干“肥了騾子瘦了馬”的蠢事吧!
綜上,新郵打折并不是公司直接低于面值出售形成的,而是新郵主力利用規則操縱行情的結果。以上觀點僅為研究行情規律,勿當事實。
來源:畢氏郵品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