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平臺上有一條很火的帖子,標題是“公司總裁是女性,全公司禁煙”。
“總裁副總裁都是女性,而且每個月有一天帶薪病假,考慮到了每一位女性員工的特殊時期…每想到這里就覺得能進這家公司很幸運”,正文里寥寥數語,卻引得近2000人在線求職。
由此評論區(qū)引發(fā)了一場關于“老板/上司是女性的討論”,其中也涵蓋了不少深圳的公司:
“老板是女的,全公司出去吃飯不需要喝酒,不用吸二手煙,沒人開黃腔,真的很好。”
“我們高層都女的,招聘不會因為年齡、婚否、生育情況歧視,懷孕期間長期居家辦公也是可以的?!?/p>
“畢業(yè)以來參加過的工作都是女領導女老板,工作氛圍特別正常?!?/p>
在職場上,有些女老板擁有了話語權之后,整改職場中令女性不適的酒桌文化、婚育歧視......賦予了其他職場女性一個更舒適的辦公環(huán)境。
根據數據,深圳女性在職場上的表現(xiàn)力強,在職人數占比超四成。年薪20萬以上的女性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三,女員工在職場上的需求不容小覷。
女性之間的互助、共情和理解,也得職場氛圍變得更加緩和,但這也并非絕對情況,現(xiàn)實里也有不少被女上司折磨的打工人。
我們試圖從這一場“女性話語權”的討論中,拋開性別,窺探出職場人的真實需求。
01
女領導“上桌”
敬酒可用果汁
提及女上司整改職場文化,深圳人陳思凡非常激動地回想了之前刷到的“孫穎莎讓主持人穿上羽絨服”的視頻,并介紹每一個細節(jié)。
當時天氣寒冷,孫穎莎即將出席一場線下活動,主辦方問她有沒有什么要求,她唯一的要求是讓女主持人穿上羽絨服。
去年,孫穎莎參加了同樣一場活動,當時她穿著毛衣,女主持人穿著單薄的抹胸裙,在寒風中還要保持好狀態(tài)和形象。
據該女主持人說,那是她從業(yè)這么多年以來第一次穿著羽絨服主持。
“重點是,有些東西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短短幾天時間,那位女主持人已經有了第二次穿羽絨服上臺的經歷?!标愃挤灿X得,有些東西好像在她心里松動了。
前年年會上,她因為是職場新人,所以“被迫”當了年會的禮儀。
在10度左右的天氣里,她和幾位年輕的女同事穿著短禮服裙在門口迎賓,當時她的心里也感覺非常不適,但說不上來原因,只安慰自己需要為工作奉獻。
之后她才明白了當初產生那種感受的原因——她沒被當人來看待,而更像是一件漂亮的物品,那一刻應該出現(xiàn)在那里,僅此而已。
直到去年,她們公司高層調動,換來了一位女上司,這位女上司雷厲風行,卻讓她明白: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你就可以成為制定規(guī)則的那個人。
女上司來了之后,推翻了以往的酒桌文化 ,連年會上的禮儀小姐都可以穿上外套了。
去年開始,陳思凡參加年會也變得自在多了,一是不用去當禮儀了,二是員工可以不用向領導們敬酒,牛奶和果汁都可以成為替代,不會再被灌得爛醉。
“一些好酒的男同事都收斂了好多,以前勸酒的時候會問你不喝是不是看不起我,我一個新人又不好意思拒絕,現(xiàn)在他們都不敢這樣了。”
陳思凡感覺職場環(huán)境變得平等了不少,在她看來,酒桌文化就是一種服從性測試,高位者通過壓榨不愛喝酒的人,來獲取壓迫成功后的情緒,只是少部分人的狂歡。
女上司還嚴禁員工在辦公室抽煙,不允許辦公室出現(xiàn)煙味,“以前懷孕的女同事反映了很多次辦公室二手煙的問題,直到女上司來了才解決?!?/p>
現(xiàn)在的陳思凡對待工作,也不似以往那樣只要不出錯就算完成目標。
彼時她不喜歡那樣的工作環(huán)境,又怕離職了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是為了拿工資,抱著隨時跑路的心態(tài)。現(xiàn)在不一樣了,她每天來上班心里舒坦了,也越來越愛和上司同事交流自己的想法。
“我之前私底下和女上司反饋過,有一位同事會在團建的時候對其他的同事動手動腳,有好幾位同事都有同樣的遭遇。”
上司便立即約談了那位同事,提醒他注意邊界感,后來那位同事也收斂了很多。
“雖然聽起來有點中二,但我真的想說,我愿意為這位上司肝腦涂地,努力工作!”
02
女上司重整
職場性別刻板印象
年前我們寫過一篇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一些已婚未育女性在再就業(yè)時遭遇的一些歧視情況。
誠然,不管是已婚未育,還是未婚未育、已婚已育,女性在家庭關系中擔任的母職角色很難被忽視,所以會被理所當然地認為重心會更傾向于家庭,而非職場。
女上司作為過來人,或許會更容易共情和理解這一種困境。
深圳女孩蔡蔡在面試的時候,被直屬女上司的性格和人品圈粉,所以盡管人事給出的薪資沒達到她的期望,但她仍決定繼續(xù)第三輪面試,為了進這位女上司的部門工作。
第三輪面試是公司職位最高的話事人——一位男性領導,面試者有三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其中,女上司和蔡蔡說過,她的工作經歷和學歷最符合這份工作的標準。
但是男領導一上來便咨詢她的婚育情況,她再三保證五年內沒有婚育打算,但因為現(xiàn)在已經有男朋友,男領導還是搖了搖頭,選擇了另外一位男生。
蔡蔡很失望,女上司安慰她,并非她不夠優(yōu)秀,只是領導怕不穩(wěn)定,所以才選了那位男生。
幸運的是,那位男生最后決定不入職,于是順延到了蔡蔡,蔡蔡如愿以償地感受到了女上司如沐春風般的指導和關照。
因為辦公室女性多,女領導嚴格禁止過多加班,擔心女孩子太晚歸家會不太安全,而到點下班只是他們辦公室最基本的關懷。
女生在生理期可以自由選擇一天帶薪休假;申請婚假的時候不僅不會穿小鞋,反而會收到一個表示祝賀的大紅包;家里忙不過來的同事可以在寒暑假把小孩帶到辦公室,前提是不影響本人和其他同事的工作......
在平時的工作里,女上司以鼓勵為主,從不急眼罵人,始終像朋友一樣關愛著下屬。
蔡蔡很開心,她跟對了人,雖然薪資沒有漲得那么快,但是女上司教會了她很多為人處世和互助合作,這對她的人生來說,比錢更可貴。
后來,女上司因為懷孕,被其他更高層的領導調離了蔡蔡所在的核心部門,去了一個“養(yǎng)老部門”,做一些清閑的工作。蔡蔡的部門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選擇這個部門的初衷全部落空了。
“那位女上司對我來說,更像是榜樣,因為她實實在在地努力到了那個位置,庇護了一群曾經和她一樣的女孩的成長?!?/p>
蔡蔡和女上司也在私底下聊過這個問題,領導也傾訴過自己的無奈,但她下定決心在產后努力回到原本屬于她的位置上。
蔡蔡和其他同事也受到了激勵,一位離職的女同事后來創(chuàng)辦了一家自媒體公司,模仿著那位上司的樣子當起了女老板。
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中,深圳女性的職場之路是非常開闊的。
根據2022年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數據,深圳就業(yè)人口達到1249.26萬,其中女性就業(yè)人數約517萬人,占比約41.4%。
根據獵聘推出的《2024女性人才數據洞察報告》顯示,2024年深圳年薪20萬以上的女性占比為41.88%。
“一鯨落萬物生,有一個女性往上走,就會有千千萬萬的女性往上走”,蔡蔡感慨道,等自己實力足夠了,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03
當職場去性別化
員工的真實需求是什么
在我們討論女性領導可能成為優(yōu)化職場環(huán)境的關鍵因素的時候,有一部分人提出了質疑:并非如此,也存在體貼的男領導和暴戾的女領導。
“其實不分男女,也不存在絕對的好與壞,更多的是看人品?!?/strong>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不給別人撐傘的女領導也存在。一位產假只敢休息3個月的深圳網友評論:
“我們的總裁、副總裁都是女性,但是那又怎么樣?懷孕的同事不敢輕易請假,休產假的也不敢休息太久,怕被優(yōu)化。”
“領導非常情緒化,少說句話多說句話都能想很多。同為女性,我沒有體會到共情力,只體會到了掌控力?!?/p>
所以她奉勸所有即將步入或已經身在職場的女性,在工作中千萬不要迷信“girls help girls”(女性互助),而是去性別化地看待。
盡管女領導可能在某些方面更具同理心,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領導者都會自動創(chuàng)造一個更人性化的環(huán)境。
領導風格、三觀和公司大環(huán)境等因素都會影響她們的管理,有些女領導可能更傾向傳統(tǒng)的、層級分明的方式,不一定比男性領導者更人性化。
“因為職場的高度競爭性,別人更加殺絕果斷,員工便更有興奮性,雖然不利于員工心理,但不可否認他們的產出更好。”
畢竟在商言商,公司需要謀利才能生存,無論男女領導,一切都還得從公司的利益出發(fā)。
況且,掌握絕對話語權的女性領導還是少數,就好比蔡蔡的領導雖然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也在自己的管理范圍內反抗了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但她難以改變整個環(huán)境。
坦然地說,打工人羨慕別人家女領導的關懷備至,是因為她們提供了額外人文關懷,讓上班這件事情變得更加有人情味了。
在職場人情味寡淡的深圳,如果職場氛圍能變得緩和輕松,上班不似上墳,豈不美哉。
作為一名員工,想要的人性化待遇無非是正常發(fā)薪、法定休息、尊重員工。 顯然,這無關性別。
而職場的真正進步,就應該是去性別化。
備注:文中人物為化名。
文丨白粥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原創(chuàng)發(fā)布
轉載需授權,歡迎轉發(fā)至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