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相關記者所有,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閣”所有。原圖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略有刪減。媒體類平臺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轉載!
賈承濱攝
樺川縣星火集體農莊在機械耕作的基礎上,采用了“乾播”的新耕作法,使202坰水稻獲得空前的豐收。1953年11月9日,集體農莊召開了莊員大會一致同意:除去公糧和莊員的口糧等項外,把余下的162萬斤稻谷在年底以前全部賣給國家。
胡偉攝
樺川縣星火集體農莊1955年417公頃水稻豐收,每公頃水稻平均產量在一萬斤以上,比建莊第一年(1951年)增產了1200多斤。1951年建莊時只有36戶莊員,95公頃耕地。
萬能耕作機 1958年 丁鳳嶺攝
機引雙輪五鏵犁
地方國營黑龍江機械廠,正在試制機引雙輪五鏵犁、萬能耕作機等6種新式農具,供應開墾山地,泥塘地和在稻田使用。
1959年 尚思禎攝
年年鬧水旱災的海倫縣海北區,從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后,連續修建了6個連環水庫,灌溉土地2936坰,還能使1100多坰旱田變為水稻田。
1960年 韓啟麟攝
五常縣背河公社新光管理區,根據當地氣溫低、無霜期短的特點,創造出水稻“旱地砂床育苗法”,達到早播、早插早成熟以及增產的目的。
1965年 劉非攝
哈爾濱工力機械廠為農村設計試制成功了一種冷風式碾米機,這是八機部向全國推薦的四種適合農村用的雜糧碾米機械之一。
1977年 周確攝
由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和松花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水稻實驗站單倍體育種協作組培育的水稻新品種“單豐一號”,經過5年試種后,今年大面積種植成功。
藤原長作(右二)1982年 朱國政攝
日本著名寒地水稻栽培專家藤原長作先生1981年4月來到方正縣朝陽公社富余大隊指導農民栽種水稻,經與當地農業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4000畝水稻仍然長勢良好。
劉向陽攝
1984年9月2日,黑龍江省政府向日本著名農民水稻專家藤原長作授獎,表彰他從1981年至1983年在方正縣傳授寒地水稻旱地育苗稀植技術作出的貢獻。這是黑龍江省第一次獎勵為發展經濟作物作出貢獻的外國專家。
73歲的藤原長作是日本著名的農民水稻專家,曾受到日本政府十次獎勵和日本天皇的嘉獎,被譽為“水稻王”。
1985年 許萬育攝
東北農學院副教授李兆方(左),經常到方正縣,為當地農民進行的萬畝水稻高產攻關試驗提供育苗、插秧、防治病蟲害的技術指導。這里的水稻每畝產量已由二、三百斤提高到700斤以上。
劉向陽攝
尚志縣河東朝鮮族自治鄉,1986年種植水稻三萬六千多畝,由于采用新品種推廣旱育稀植等新技術,產量達到本鄉歷史最高水平,預計畝產平均可達八百多斤,總產超過二千八百多萬斤。一項由水育苗改為旱育苗、由密植改為稀植、由深灌水改為淺灌水、由追肥改為全程施肥的寒地水稻旱育苗稀植技術,已在我國東北地區得到推廣,并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
1987年 何宗躍攝
巴彥縣1987年種植的25萬畝水稻,由于積極推廣紙盤育苗拋秧技術,大大縮短了插秧期。這種育苗新技術,等秧苗成長后,不用分秧,直接把苗秧拋到地里,比手插快十幾倍。
1993年 陳凱星攝
綏化市興河鄉農民崔光浩在他承包的35畝農田上搞“立體開發”,壟上種稻,溝中養魚,埂邊種大豆,稻秧中養蘑菇。金秋時節,他已打魚800公斤,收大豆300公斤,蘑菇30公斤,預計水稻還能增產1500公斤。“立體開發”使他增收5000多元。我國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改變過去水田單一種糧的局面,大力推廣種養結合的“立體農業”,1993年全省稻田養魚超過100萬畝,并摸索出“稻塘結合”、“壟稻溝魚”等適合北方高寒地區的高產高效模式。
陳凱星攝
慶安縣農民發揮當地土地無污染、土質好的優勢,采取施農家肥手工鋤草等手段,試種無公害水稻,獲得成功。1994年,這個縣無公害水稻面積已推廣到20多萬畝。
1996年 陳凱星攝
黑龍江省采用旱育稀植技術,在被視為水稻禁區的北緯48度以北的地區種植水稻,總產已達35億公斤,大面積畝產500公斤。
饒河縣縣長王德順(左一)幫扶的赫哲鄉幾乎家家都種上了水稻 高廣志攝
居住在黑龍江,烏蘇里江畔的赫哲族群眾,近幾年在當地政府引導下,逐步改變了傳統的漁獵生產方式,開始墾荒種田,興辦養殖業。1995年,非漁獵收入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漁獵收入。
1998年 陳凱星攝
黑龍江省建三江農管局859農場采用一項新技術,用稻殼、稻草或鋸沫等原料,與一種配方獨特的化學膠料混合,填入模具,經熱固化成型為各種板材。
1999年 陳凱星攝
超級稻品種、超稀植技術和持續超高產相結合的寒地水“三超”增產模式,在黑龍江省初獲成功。東北農大的水稻育種專家經多年雜交選育,培育出八個適于多種條件的新品系。已在24個市縣55個實驗點的360公頃的面積上進行實驗示范,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