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鴿獎”作為上海市國際傳播領域最高獎項,已成功舉辦十九屆,“銀鴿獎”評選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辦。
2024年度上海市“銀鴿獎”評選結果近日揭曉,由院長廖昌永領銜的上海音樂學院中國藝術歌曲海外展演項目梅開二度,繼2023年后遞升榮膺“銀鴿獎”國際傳播活動最佳獎。
上海音樂學院始終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整理、研究與推廣。2017年成立中國聲樂藝術研究中心,以院長廖昌永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團隊,將“教創演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落到實處,從中國藝術歌曲百年項目到舉行四屆的中國藝術歌曲國際聲樂比賽,再到在瑞士、維也納、德國、芬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唱響中國聲音,不斷推進中國藝術歌曲在全球的推廣,為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貢獻力量。
據悉,2025年6月,廖昌永領銜上音團隊將再度應邀訪問德國,并將于6月10日在全球知名音樂藝術地標——德國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舉辦“中歐藝術歌曲音樂會”,并與萊比錫門德爾松巴托迪音樂學院合作舉辦系列學術交流活動。
2024年,廖昌永攜手國際聲樂合作鋼琴藝術家哈特穆特·霍爾從上音歌劇院出發,6月、7月在德國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芬蘭薩翁林納歌劇節先后亮相。11月,廖昌永與哈特穆特·霍爾“古典詩詞與書畫——中國藝術歌曲音樂會”首次落地大洋洲,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墨爾本演奏廳,新西蘭奧克蘭布魯斯梅森中心完成三站演出。
廖昌永與哈特穆特·霍爾都是享有世界聲譽的音樂家。兩人合編《玫瑰三愿:中國藝術歌曲16首》于2021年由德國大熊(Breitkopf & H?rtel)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中國古詩詞譜曲的藝術歌曲首次以中、德、英三種語言的形式,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出版。兩人聯袂上演的正是這16首中國藝術歌曲的精品之作。
音樂作品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包括《大江東去》《玫瑰三愿》《紅豆詞》《春歸何處》《楓橋夜泊》《陽關三疊》等,不僅展現了中國詩詞和音樂文化的含蓄之美,更通過書法與繪畫作品的結合,賦予了歌曲全新的視覺表達,讓觀眾在享受音樂的同時,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巡演中,廖昌永不僅登上舞臺,還走進校園、社區,走進使領館,通過大師班、見面會、講座等豐富多樣的形式,與當地學子、觀眾、文化名流會面,讓中國文化傳播更廣泛、更高效。
歐洲及大洋洲巡演均受到當地藝術界人士及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贊譽,形成良好的海外傳播效應。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名譽院長蘭普森教授說,“每一首歌曲都讓人沉醉其中。廖(昌永)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大師,獨一無二。”芬蘭薩翁林納歌劇節創始人之一、薩翁林納音樂學院原院長、94歲高齡的薩翁林納先生表示,“音樂會太感人了!讓我和今天一起來音樂會的眾多歐洲觀眾被深深打動,并產生了深厚興趣。”澳大利亞國家音樂藝術權威雜志《聚光燈》給出4.5顆星的高分樂評:“今晚的每一首歌曲都讓人沉浸在不同的意境中,廖昌永的歌聲是世界級的!”
近年來,廖昌永領銜的上音中國藝術歌曲項目團隊,協同聲樂歌劇系、鋼琴系、音樂學系、藝術處、國際交流處和科研處等,致力于中國藝術歌曲百年學術和表演體系的創立和推廣,取得豐碩成果。廖昌永與哈特穆特·霍爾“古典詩詞與書畫——中國藝術歌曲音樂會”2024年國際巡演,是上音推動藝術歌曲國際傳播的重要舉措——通過歌唱家的示范效應,補齊藝術歌曲推廣“拼圖”,形成包括文獻整理、理論研究、聲樂教學、大師示范、新人扶持等環節在內的完整閉環、立體化網絡。
此外,上音在福建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重要綜合類大學設立中國藝術歌曲教學與研究中心,將創作、演出、研究成果與經驗反哺教學,形成“教創演研”一體化全鏈條。如今,上音已經成功舉辦四屆中國藝術歌曲國際聲樂比賽,2024第四屆中國藝術歌曲國際聲樂比賽報名近千人,帶動大批年輕音樂人投身到中國藝術歌曲事業中。
來源:藝術處、國交處、發規處、聲歌系、鋼琴系、科研處
編輯:彭暢
審核:張卓
小音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