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一手教育資訊、升學政策解讀
一周一度的綿陽初升高專欄又來啦
我們將剖析綿陽初升高的相關政策,
了解最新的綿陽升學信息,
揭秘綿陽名校風采與招生特點,
為即將踏上這段旅程的你
提供最實用的信息與最溫暖的陪伴
本周專欄帶大家了解
科學城第一中學
一起來“云游”科學城第一中學吧!
科學城第一中學
綿山之上,涪水之濱,坐落著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所屬的高完中——科學城一中(于敏科技中學)。
01
學校簡介
科學城一中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川北峽谷分散辦學,1990年整體搬遷到綿陽重組整合。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為學校題寫校名,兩彈一星元勛王淦昌為學校題寫校訓。1999年成為四川省第一所國家級示范高中。2023年學校增掛“于敏科技中學”校牌;2023年10月綿陽市認定學校為首批“綿陽市普通高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基地學校”;2024年1月31日,教育部官網公示,科學城一中入選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
自2023年開始,學校先后組建了兩屆科技創新院士班,分別由中國工程院范國濱院士和吳強院士擔任榮譽班主任,并先后邀請孫昌璞院士、胡曉棉院士等科學家大咖走進科學城一中校園,為同學們作科普講座。
02
師資力量
學校有一支由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引領的全省一流的教師隊伍,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教育專家3名;特級教師9名,中學高級教師102人;省市學科帶頭人、優秀骨干教師50余名;有2人入選國家跨世紀園丁工程;碩士學歷27人,另有60余人完成了研究生學業。師資力量雄厚。
學校積極落實院與東北師大關于基礎教育合作協議,組織教師跟崗學習、觀摩參與東北師大附中教學百花獎暨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活動。常態化組織教師40余人次到北京、成都等地參加各級各類新課改專業培訓、新高考教學研討會等各級各類培訓研討活動。利用半期考試時段分年級組織老師師到成都樹德中學、棠湖中學、綿陽中學、南山中學等名校參觀學習。
03
辦學特色
1.地緣優勢 資源整合
作為“離科學家最近的中學”,科學城一中享有得天獨厚的科技資源,學校積極構建“在科學家身邊成長”機制,充分利用地緣優勢,積極邀請在綿科學家進校園舉辦講座,拓展科學教育資源。這些講座內容緊密結合前沿科研成果與社會發展需求,從核聚變到“三體人”,從航天科技到新能源開發,為學生打開一扇扇通往科學前沿的窗戶,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使學生能緊跟時代科技步伐,感受科學魅力與創新活力。
于辛先生、胡曉棉院士與科一學生座談
李建剛院士科普講座
孫昌璞院士科普講座
胡曉棉院士科普講座
清華大學肖志祥教授講座
西南交通大學于洋教授科普講座
2.多元課堂 不止研學
學校堅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理念,先后組織同學開展多次科技研學活動。
李濟廣、羅語蔓、張子軒走進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見證神舟十八號成功發射,李濟廣同學接受央視專訪;高一40余名師生參加綿陽市舉辦的“‘青’愛的綿陽”主題研學活動;舉辦以“弘揚科學家精神,感知科技創新魅力”為主題的“人工智能進校園”活動;
高一高二四十余名同學,走入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名校,切身體悟開放自信的中國。
學校與富平縣優秀學生、北京十一學校再次聯合開展科技夏令營活動,通過走進科技工作者之家、科技聯歡會等活動。
3.改革發展 課程建設
學校以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為核心,構建“教學、科研、培訓”一體化的校本教研體系。
學校“科學智慧”課堂建設為目標,以“四維度五環節六實現”為路徑,系列化、主題化、項目化高效推進。出臺《課堂改革建設整體規劃》《教研組備課組高質量建設指導意見》,強化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豐富完善課堂建設模式,推進啟發體驗、互動探究、主題項目等多種教學方式的綜合應用。
4.特色班型 人才培養
少年科學院
作為全國首批科學教育實驗校,學校堅持以科技特色化教育為著力點,全力打造少年科學院。
少年科學院整合各方資源,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技社團活動,涵蓋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等多個前沿領域,全面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欲望,為不同興趣特長的學生提供了個性化成長的肥沃土壤。
科創院士班
學校充分利用中物院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成功組建科創院士班,并邀請院士擔任首席班主任,這一獨特的教育模式將頂級科研智慧引入校園日常教學。
2023年,學校組建首屆科創院士班,聘任中國工程院范國濱院士為科學城一中“科創院士班”首席榮譽班主任;2024年,學校扎根科學沃土,積極響應國家和時代需求,開展了2024年普通高中拔尖創新人才遴選,組建第二屆科創院士班,邀請中國工程院吳強院士擔任首席榮譽班主任。
聘任范國濱院士為首屆科創院士班首席榮譽班主任
聘任吳強院士為第二屆科創院士班首席榮譽班主任
范院士參加主題班會
院士們積極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為同學們舉辦科普講座,利用自己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豐富的科研經驗,親身示范科學精神,引導學生樹立宏偉的科學理想,培養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勇于創新的思維品質,讓學生在學術殿堂的熏陶中茁壯成長。
04
辦學成果
2024年,科學城一中高考600分以上特優生,較去年增加30人,雙一流院校錄取達到歷史新高,李聞皓同學被北京大學提前批錄取。學校在2024年普通高中教育質量評價及2024年義務教育質量評估中斬獲特等獎。
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4名同學成功入選天府英才計劃,入選人數綿陽市排名第二。
少年科學院無人機班學員在2024年全國青科賽無人機綜合應用接力挑戰賽中初賽勇奪同組別全省前三席中的兩席,總決賽上獲全國一等獎2項,全國三等獎4項;在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無人機精準操控賽中,獲省金牌4項,獲得全國銀牌1項。
在第22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NOC)中,鄧力洪獲得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一等獎,鄭棋檬、王子木獲省級二等獎;第13屆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中,王怡涵獲國家級二等獎,程語、韓昊鈺獲國家級三等獎;在第4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張張獲省級二等獎,王維皓、陶鈺杭獲省級三等獎。
學校舉辦首屆科技冬令營,吸引全市300名青少年踴躍參加,承辦首屆中國(綿陽)科技城青少年科創薈,涪江流域川渝九地221所學校約3400名師生參與賽事。
來自綿陽和廣元、遂寧、廣安、重慶北碚等地超221所學校約3400名師生參與賽事
05
2024年招生簡介
以2024年中考招生計劃為例,科學城第一中學24年的錄取人數為550人,錄取分數764分,得分率在84.89%。與23年相比,24年科學城第一中學的錄取線分數下降39分,錄取人數增加50人。
06
校園風光
科學城一中占地100余畝,原址重建的校舍錯落有致、功能分明,有尊道樓、自明樓、自誠樓、大成樓、繼先樓、敬敏樓等校舍。
來源:網絡
編輯:Helen
審核:Davi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