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做到少吃藥甚至不吃藥而又能保持身體健康?
傳統中醫有很多理療保健法,其中《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里講到的“導引按蹻”法就是很重要的理療方法,現代一般稱按摩推拿法。
按摩法有很多,因為給別人按摩容易沾染病氣,而找別人按摩既不方便又要花錢,所以我一直在找一種健康的、安全的、方便的自我按摩方法。
終于,在孫思邈的《千金方》里找到了一種很好的自我按摩法——天竺國按摩法!
一、天竺國按摩法的出處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第四節記載了“天竺國按摩法”:“天竺國按摩,此是婆羅門法”:天竺國即古印度;婆羅門是古印度的婆羅門種姓,是最高階層的種姓。《備急千金要方》所記載的這套“天竺國按摩”法,是古印度最高級貴族所用的按摩法,因此是非常珍貴的。
天竺國按摩法是一種自我按摩的方法,不需要麻煩別人按摩,也不是給別人按摩,因此天竺國按摩法既方便又安全,不用擔心會傳染“病氣”。
天竺國按摩法屬于《黃帝內經》中講的“導引”方法——著力于外表卻可以由外及內,理順并改善內臟。
孫思邈十分推崇這套按摩法,倡導人們日常習之,稱其能“補益延年”。
天竺國按摩法共有十八勢。具體內容,后續會陸續推出講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聯系我們。
二、天竺國按摩法的修訂
《千金方》這篇《天竺國按摩》是古文,言簡意賅,又有冷僻字,不易為廣大讀者所理解。筆者查閱了多家解讀資料,發現有多處解讀離《千金方》原文原意甚遠,而且對十八勢的動作細節也遠不完善。
因此筆者潛心研讀,反復揣摩,將這套“天竺國按摩法”的原文原意忠實的翻譯出來,訂正了流行的誤差,完善了動作細節,還對十八勢的每一勢都編寫一句口訣,方便人們記誦、練習。
三、天竺國按摩法的益處
“天竺國按摩法”十八勢動作,無論站位坐位,均為自我按摩,操作簡便,易學易用,,安全可靠,尤宜老人。孫思邈說:“但是老人日別能依此三遍者,一月后百病除,行及奔馬,補益延年,能食、眼明、輕健、不復疲乏。”就是說,這十八勢,若老人每天都能按此法做三遍,一月后就能百病除,行走能趕上奔馬,補益延年,能吃飯,眼睛明亮,身體輕健,不再疲乏。
四、張群養生要訣——天竺按摩法
民國元老張群壽長102歲。他說:像我自己就是除三次飯后走路以外,每天堅持天竺按摩法。我從50歲就開始練,每天練三遍。
附:張群的養生之道
張群對養生之道頗有研究,他曾提出“人生七十方開始”的名言。他生前曾作自勉歌:“日行三千步,夜眠七小時,飯食不逾量,作息要均衡,心中常喜樂,口頭無怨聲,愛人如愛己,報國盡忠忱!”
張群還總結了蔣介石的養生之道,主要是:“一為靜坐,一為輕度之體操,一為每日早晚之散步,此三者持之以恒,從未間斷,視為保健養生之道。”
張群90歲以前,身體一直很健康。自90多歲患上退化性關節炎后,步履維艱,經過長期住院治療,仍須靠人扶持,每日仍以步行健身,收效甚大。他百歲以后,每日早晨、中午、傍晚仍各做步行運動一次,每次千步左右。全日共走三千步,由特別護理人員扶持,從未間斷。
張群在1954年做過一次“談修養”的演講,闡述了“修養”對“養生”的指導作用。1969年,他又把演講的內容加以擴充、修訂,出版成書,書名就叫《談修養》,這本書在臺灣很有影響,書名幾乎成了張群養生之道的代稱。
《談修養》這本書中,首篇是論健康之道。張群主張養生必須從“起居有時,飲食有節”做起。他說他生平遇到很多朋友,本來身體很好,但在強壯有為的年紀里,自負體力過人,或縱情聲色,或恣意口腹,以致未老先衰。因此,他認為養生保健之道應隨時注意節制,以保持細水長流。
其次,要有愉快的心情。他說:“我曾在韓國看到一幅對聯'一笑一少,一怒一老’。對聯雖然只有寥寥八個字,含義卻很深遠。寸聯改寫為‘大笑一次,年輕一天,大怒一次,短壽一年’,更精辟動聽。”
再次,張群認為健康與勞動有關,從小養成勤勞的習慣,一生受用不盡。
最后,他用一首《不老歌》來勉勵讀者: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
這8句話,24個字,可以概括為張群的養生之道。
張群經常四處演講,演講時他把《談修養》一書的主旨概括為一篇“五養箴”,以幫助人記憶。
張群養生:“五養箴”修身之道,五養為本。
養身:須保持生活規律,愉快心情和勤勞習慣。
養心:須培養虔誠信仰,澹泊胸襟,堅毅意志與永恒熱忱。
養慧:要有冷靜頭腦,客觀態度,求知精神,并能實踐力行。
養量:端賴謙益以應世,寬恕以待人,忍耐以自制,協和以容眾。
養望:務期以公誠化忿怨,以負責樹眾信,以服務為領導,以犧牲求創新。
吳越修訂
2025年2月13日
炎黃學者民族醫生-吳越心愿:提煉中醫理論,完善經方體系!為想學中醫又不得其門而入者提供一個完整的中醫學習階梯,為學醫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問難解者提供系統明析的透徹解惑,為從醫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難以應對疑難痼疾者提供以醫入道的升華指引。愿中醫弘揚世界,廣濟眾生!
附1:炎黃國醫著作總目錄
第一系列:“炎黃國醫”經方破解系列著作(邏輯嚴密,階梯遞進,須按順序學習):
C1、《“伊尹經方體系”課程講義(匯編)》(對《傷寒論》之前的經方起源的準確破解)——有配套講解視頻:“伊尹經方課程”(破解伊尹經方體系,掌握中醫真正核心)。
C2、《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所用古經方探索》(用伊尹經方理解傷寒金匱如同數學規律般明晰)——有配套講解視頻:“仲景經方課程”(理解仲景經方運用,提升中醫實踐技能)。
C3、《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所用古經方探索(續)》(繼續運用伊尹經方理解傷寒金匱其它藥方,至此,傷寒論113方與金匱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畢)
C4、《從經方中歸納用藥規律》(從伊尹經方體系和仲景經方體系中,歸納出100多種中藥的用藥規律)
C5、《從經方中歸納用藥規律(續集)》(加深講解伊尹經方體系和仲景經方體系的經典用藥,另外非經典用藥100多種加以講解)
第二系列:略
第三系列:略
附2:炎黃國醫課程體系
第一類:經方課程
一、《分類講病(經方體驗)》(含《醫案借鑒》類課程)
二、《經方易用(經方入門)》
三、《經方直用(經方晉階)》
四、《經方邏輯(經方研修)》——特別系列:經方體系底層邏輯
第一部分、《伊尹經方課程:破解伊尹經方體系,掌握中醫真正核心》(共五單元)
第二部分、《仲景經方課程:理解仲景經方運用,提升中醫實踐技能》(共十一單元)
第三部分、《經典深解課程-傷寒金匱》等
五、其它經方課程
1、通方課程:《陽主陰從:中醫通方,簡易多能》
2、綜合課程:《經方應用總體思路》
第二類:針灸課程:略
第三類:古法養生課程:略
第四類:其它課程(多數公益免費):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