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的世界非常有趣,為了配合自己寄生的生活方式,許多寄生蟲在我們看來都顯得非常獨特!
△ 薊馬
在中東地區有一種叫薊馬小昆蟲,它們非常不起眼,但有一種螨蟲會尋找薊馬卵寄生,這些螨蟲的寄生行為也算不上奇特,但是為了配合寄生,它們的生殖行為有點毀三觀。
△ Adactylidium
這種螨蟲屬于一個名為Adactylidium的屬(我看到一些地方翻譯為“指螨屬”),一顆薊馬卵只會寄生一只螨蟲,而這只螨蟲會在卵內完成有性生殖。
另外,小螨蟲是在它們母親體內孵化的,一旦它們孵化,它們就會吃掉自己的母親,然后再吃掉宿主卵殘余的營養,最后從宿主卵中破殼而出。
△ 被寄生的薊馬卵
吃掉母體,這在自然界其實沒什么,算不上奇特,許多動物都是一生只繁殖一次,而這些動物的雌性通常會為后代奉獻所謂(大自然中偉大母親太多了)。
但是,有趣的部分來了!
小螨蟲從宿主卵中出來后,雌性螨蟲會積極地冒險外出尋找新的薊馬卵來寄生;而雄性螨蟲要么從母親體內出來時就已經死亡,要么出來后不久就會死亡,總之雄性螨蟲出生后什么也沒有做,真正出生就是為了死亡。
換句話說,這種螨蟲的雌性在野外是不可能碰到雄性的,因為所有雄性都是“短命鬼”,出生就死了。
那它們如何在宿主卵內進行有性生殖的呢?
其實,科學家很早就注意到這種螨蟲,但直到最近幾年才真正了解它們的生命周期。
之所以雌性螨蟲能在宿主體內完成生殖,是因為它們從出生開始,體內就已經攜帶了幾個受精卵。
雖然雄性螨蟲出生就死亡,但是它們在沒有出生時,確實與雌性螨蟲接觸過,正是這時完成受精的。
這種螨蟲的生命周期只有四天左右,如果雌性螨蟲找到薊馬卵寄生,那么它只要兩三天時間就會在自己體將攜帶的受精卵孵化,這會得到一只雄性后代和多只雌性后代(目前尚不清楚它們如何做到每次都只有一只雄性后代)。
然后這些后代就會一起一邊吃掉自己的母親,一邊在母親體內那一只雄性后代與所有雌性后代完成受精。
由于每只雄性的工作在它們母親體內就已經完成,所以它們出生就死亡。
為什么要這樣近親繁殖?
近親繁殖似乎對種群十分不利,但是對于這種螨蟲來說,這是它們所能找到的、非常優秀的繁殖方案。
有性生殖的優點是創造遺傳多樣性,讓種群更能應對環境變化,但它也是有缺點的,第一個缺點就是尋找配偶是一件非常浪費資源的行為,這就是為什么有性生殖的生物通常無法像無性生殖生物那樣能夠快速繁殖,并占領“利基市場”。
這些螨蟲一生的生存資源就是一顆薊馬卵而已,它們沒有時間,更沒有資源去尋找配偶。
在這種生存資源非常匱乏的背景下,它們更需要遺傳多樣性來幫助自己延續下去,而不是生更多后代來搶奪有限的資源。
換句話說,它們更需要有性生殖,而不是在宿主卵內不停復制自己來快速創造更多后代。
雖然它們的有性生殖只是近親繁殖,但即便如此,這種方式創造的遺傳多樣性也比無性生殖要多,更能夠應對環境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