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妃甸這片充滿活力與發展潛力的土地上,有一位用照片留下時代光影的藝術家——李志信。
李志信,1955年出生于河北曹妃甸。他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在攝影藝術的領域里有著獨特的地位和貢獻。
李志信的攝影生涯,如同一場與曹妃甸發展歷程緊密交織的奇妙旅程。他用手中的相機,如同一位忠實的記錄者,捕捉著曹妃甸在時代浪潮中的每一個精彩瞬間。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曹妃甸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李志信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片土地上即將發生的巨變,他拿起相機,開始了對曹妃甸變遷的記錄。在他的鏡頭下,有曹妃甸港口初建時的模樣,那是充滿未知與希望的時刻,港口的輪廓在晨曦中若隱若現,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為這片土地注入了生機。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又用鏡頭定格了大港發展起來后的宏偉景象,巨大的貨輪停靠在岸邊,吊車揮舞著臂膀裝卸貨物,繁忙的港口展現出曹妃甸蓬勃的發展態勢,與初建時的照片形成了鮮明對比,見證了曹妃甸從一片荒蕪到繁榮昌盛的華麗轉身。
曹妃甸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也是李志信鏡頭下的常客。他拍攝的《秋林如畫》,將曹妃甸秋天的樹林展現得如詩如畫,金黃的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光芒,仿佛是大自然打翻了調色盤,美得讓人陶醉。還有《霞光在呼喚》,那絢麗的晚霞映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是大海與天空在進行一場深情的對話,讓人感受到曹妃甸自然之美的震撼。在他的作品中,人們還能看到曹妃甸獨特的民俗文化,如蠶沙口媽祖廟會的熱鬧場景,人們身著盛裝,虔誠地祈福,古老的文化傳統在他的鏡頭下煥發出新的活力。
除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李志信也關注著曹妃甸的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百態。他的作品《收獲》展現了農民們在豐收時節的喜悅笑容,金黃的稻穗堆滿了場院,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體現了曹妃甸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生活的改善。《翔》則以獨特的視角,拍攝了一群孩子在廣場上放風箏的場景,孩子們奔跑著、歡笑著,手中的風箏在天空中翱翔,象征著曹妃甸的未來充滿希望和無限可能。
李志信的攝影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更具有歷史價值。他的每一張照片,都是曹妃甸時代發展的一個切片,串聯起來就是一部生動的曹妃甸發展史。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攝影作品展中,他的作品《魅力大學城》讓人們看到了曹妃甸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華北理工大學等高校在曹妃甸落地生根,為這片土地帶來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和青春活力。在“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大家拍”曹妃甸群眾攝影作品展中,他的《夕陽挽秋》《細無聲》等作品,又從不同角度展現了曹妃甸在新時代的美麗畫卷。
如今,李志信依然活躍在攝影的道路上,他用鏡頭繼續記錄著曹妃甸的每一個瞬間。他的照片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曹妃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更多的人了解曹妃甸、愛上曹妃甸。他是曹妃甸的光影詩人,用鏡頭書寫著這片土地的輝煌篇章,用照片留下了永恒的時代光影。
來源:曹妃甸民俗文化協會 張晶 李宗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